第434章 钓鱼(1 / 2)

周六的清晨,天色灰蒙蒙的,飘着细密的、几乎感觉不到的雨丝,将江泉市郊的“静心湖”笼罩在一片氤氲的水汽之中。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远山的轮廓,空气清冷而湿润,带着泥土和水草的气息。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只有偶尔几声鸟鸣划破寂静,是个难得的清净之地。

湖边一处简陋的木质钓台上,副市长秦风和刘玉凤并肩而坐,各自握着一根钓竿,鱼线垂入水中,浮漂静静地立在湖面。两人都穿着寻常的冲锋衣和休闲裤,戴着宽檐帽,看上去与周末来此休闲的普通市民并无二致。没有随行人员,没有公务车辆,只有两辆普通的私家车停在远处的土路上。

这并非一次真正的垂钓,而是一场精心安排的、避开所有耳目的秘密会面。鱼篓里空空如也,他们的心思,也全然不在水下的游鱼。

刘玉凤熟练地挂上鱼饵,抛竿入水,动作流畅自然。她目光平静地望着湖面,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在与湖水对话:“调查进入深水区了。周文那边技术突破的风险在增加,东风县那边周小龙能接触到的层面有限。我们需要更多的手,伸到更关键的位置上去。”

秦风微微点头,目光同样注视着那纹丝不动的浮漂,仿佛在凝神静气地等待鱼儿上钩。“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现在动的,都是表面的泥沙。

“嗯。”刘玉凤轻轻应了一声,从随身携带的保温杯里倒出两杯热茶,递给秦风一杯,“所以,得提前备好几把好用的‘锹’,还得是别人不太注意的‘锹’。”

秦风接过茶杯,暖意透过杯壁传到掌心。他知道,刘玉凤今天约他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亮出她准备的“锹”。

刘玉凤呷了一口热茶,缓缓道:“我观察了很久,筛了一遍又一遍。有两个人,或许可以一用。”

她说话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耳语,却字字清晰:

“第一个,叫郑怀远,市环保局环境监测总站的高级工程师,五十二岁。性格耿直,技术权威,是监测总站实际上的技术核心,但因为不懂逢迎,加上几年前曾因坚持上报一批真实数据得罪过当时的局领导,一直被边缘化,现在只负责一些技术档案管理和设备校准的闲差。他对监测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历史上每一次数据异常都了如指掌,而且…对数据造假深恶痛绝。”她顿了顿,补充道,“他的儿子,去年刚考上公务员,在省环保厅

秦风眼中精光一闪。郑怀远的价值显而易见:技术权威,熟知内情,有正义感,而且有“软肋”(儿子的前途)可以作为某种程度的牵制或保证。让他从技术层面复盘历史数据,甚至监控现有系统的异常,再合适不过。更重要的是,他身处环保系统内部,却又是被排挤的“边缘人”,不易引起核心圈的警惕。

“第二个,”刘玉凤继续道,“叫孙雯,女,三十八岁,市审计局财政审计一处副处长。她是财经大学的高材生,业务能力极强,心思缜密,尤其擅长从复杂的财务往来中发现蛛丝马迹。但她性格低调内敛,不喜交际,在审计局那种讲究人脉的地方,也并不十分得志。关键是,她爱人是我以前在省委党校的同学,人品可靠,家庭稳定。孙雯本人,对数字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求真欲。”

审计局的干将!秦风心中又是一动。无论是东风县的“特别协调基金”,还是可能存在的企业违规资金流转,都需要极强的财务审计能力来梳理和取证。孙雯的专业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处境,正是急需的人才。她的家庭背景也增加了可信度。

“这两个人,位置都不算高,权力不大,所以不显眼。”刘玉凤总结道,“但都在关键部门,有真才实学,而且…心中都还保留着一点知识分子的操守和对真相的尊重。用好了,是奇兵;用不好,或者暴露了,风险也相对可控。”

秦风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湖面上的浮漂轻轻晃动了一下,又恢复了平静。

“怎么用?”他问得言简意赅。

“不能直接交底。”刘玉凤语气肯定,“现阶段,只能借势。比如,针对雾江长廊项目,市政府可以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环境与资金监管协调小组’,名义上是为了确保重大项目投资规范、环保达标。由你或者我牵头,把环保局、审计局、财政局的相关人员纳入进来。郑怀远和孙雯,就可以以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参与其中,接触相关数据和文件。”

她继续细化:“给郑怀远的任务,可以是‘协助梳理项目区域历史环境本底数据,建立环境监测基线’,他就能合理调用监测总站的档案数据。给孙雯的任务,可以是‘协助审核项目相关资金预算和流程合规性’,她就能介入资金流向的初审。这样,一切都在公开的、合规的框架下进行,即便有人关注,也只会认为是常规工作安排。”

“但他们查到的内容…”秦风沉吟。

“通过工作流程正常报送。”刘玉凤接口,“但在报送渠道和汇报层级上,可以做些微调。比如,小组的日常工作简报,除了按程序报送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可以设定一份单独的加密版本,直报给你我。关键证据的原始材料

最新小说: 村欲乱 仙子总想坏我道心 穿越七零做外贸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砯崖2 许你爱我 父子都爱绿茶,我去边关养狼!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遥雪有期 身份都没曝光,未婚妻就死心塌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