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罗刹兵进得来,出不去。” 萧明轩声音稳了稳,“母亲,我知道您担心,但咱们总不能一直躲着。只有让罗刹国知道,咱们也有火器,他们才会怕。”
黄玉卿看着营里士兵专注的模样,想起初战那天,士兵们举着长刀冲向罗刹国的火枪阵,像麦子一样倒下。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没了犹豫:“好,就按你们的计划来。但记住,见好就收,别贪功。”
次日清晨,黑松谷里还飘着薄雾,谷道两旁的矮树上挂着霜花。念安带着特种小队的人,正蹲在岩石后面,检查最后一颗地雷的引信 —— 这地雷是黄玉卿根据前世的记忆画的图纸,用陶罐装着火药,外面裹着碎石,一踩就炸。
“队长,都埋好了,从谷口到谷中,一共二十颗,每隔五步一颗。” 一个队员低声汇报,脸上涂着黑灰,只露出双明亮的眼睛。
念安点头,从怀里掏出个铜哨:“等会儿听见我吹哨,你们就往谷外撤。记住,别回头,火器营的人会接手。”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碾压石子的声音。念安赶紧示意队员藏好,自己则爬到一棵高树上,拨开树枝往下看 —— 只见一队罗刹兵走在前面,穿着深蓝色的军服,背着燧发枪,后面跟着两辆马车,车轮陷在泥里,走得很慢。
“来了。” 念安咬着唇,看着罗刹兵一步步靠近第一颗地雷的位置。她手心有些出汗,这是她第一次和火器营配合,容不得半点差错。
“轰隆!”
一声巨响打破了谷中的寂静,最前面的几个罗刹兵瞬间被炸开的碎石掀飞,马车也停了下来。后面的罗刹兵慌了,纷纷举枪四处张望,却没看到半个人影。
就在这时,谷道两侧的山坡上突然站起两百名士兵,手里的燧发枪对准了罗刹兵。萧明轩站在最前面,拔出腰间的佩刀:“开火!”
“砰砰砰!”
整齐的枪声像惊雷一样在谷里回荡,铅弹带着风声,密密麻麻地射向罗刹兵。那些罗刹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倒下了一片 —— 他们的燧发枪需要装弹、点火,射速远不如朔北改良后的快,等他们好不容易装好一发,朔北的士兵已经射了第二发。
“撤!快撤!” 罗刹兵的头领嘶吼着,想要带着人往谷外跑,却没想到刚跑两步,又踩中了地雷。爆炸声接连响起,碎石和血肉混在一起,谷道里满是惨叫声。
萧明轩见时机到了,又喊了声:“骑兵冲锋!”
早已埋伏在谷口的骑兵立刻冲了进来,马刀闪着寒光,对着溃散的罗刹兵砍去。那些罗刹兵没了斗志,有的扔下枪投降,有的被马刀砍倒,不到半个时辰,三百人的精锐就只剩下几十个俘虏。
黄玉卿是在午后赶到谷里的,那时硝烟还没散,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血腥的味道。她踩着地上的碎石,走到一辆翻倒的马车旁,里面装着罗刹国的燧发枪,她拿起一支,对比旁边朔北造的枪,发现自己改良的枪管确实更粗,射程也更远。
“母亲,您看,咱们赢了!” 萧明轩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铠甲上沾了些血迹,“一共缴获了五十支燧发枪,两车火药,还有三十多个俘虏。火器营只伤了三个,都是被碎石擦到的,没大碍。”
黄玉卿点头,心里却没多少轻松。她看着远处的雪山,那是罗刹国来的方向,轻声说:“明轩,你有没有想过,这只是罗刹国的一支小部队。他们要是知道咱们有了火器,会不会派更厉害的人来?”
萧明轩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母亲是担心…… 他们有更好的武器?”
“嗯。” 黄玉卿摩挲着手里的枪,“咱们能改良,他们也能。接下来的日子,工坊不能停,还要加把劲。另外,今天的事,要严格保密,尤其是火器的核心工艺,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