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叔侄俩(1 / 3)

皇上要把宫内的妃嫔们遣散回家,朝中出人意料地没有人反对。

皇上独宠君后,你要说君后祸患后宫,拦着皇上开枝散叶吧,也不是。

毕竟皇上登基前太子府里就多年没有孩子出生了,原因众人都心知肚明,太子府里没有一个人跟随太子去虎行关。

都说患难时刻见真情。

在明摆着太子是被流放,太子之位不保的当下,太子身边的女人从太子妃到普通的妾室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那也确实不能怪太子喜欢了上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代齐攸,登基后又力排众议立代齐攸为后,冷落了太子府里的所有女人。

皇长子的生母是谁的人,尽管永明帝没有明说,但他在登基前先赐死了皇长子的生母就已可见其真相。

现在皇上不选秀,摆明了就是要和君后一样如普通人家那样过日子。

想要反对的大臣们心知反对无用,还有另一半大臣对此或许还是支持的。

君后与皇上分食仙果,君后又诞下了极其健康的太子,日后很可能还会有二皇子、三皇子……

与其反对惹来皇上厌弃,不如卖皇上一个好。

随着送后宫妃嫔返家的圣旨下达,永明帝接着又下了一道圣旨。

赐封皇长女为宁音公主,赐婚公主与太常寺少卿之子,公主及笄后大婚。

这太常寺少卿只是个从四品的官职,其子也不过刚刚考中一个同进士出身,没有官职。

燕国的驸马可以入朝为官,但不能进六部,只能去那种闲散衙门混个不高的官身。

宁音公主的这个“宁”就很微妙了,是让公主宁静还是安静呢?还配了个“音”,摆明了就是让公主安安静静、老老实实。

宁音公主的封号就已可见永明帝对这位皇女的态度,给她赐的这门婚事也是完全不出彩。

通常皇家的公主都是最早也要养到18随才出嫁,宁音公主却是及笄后就要出嫁了。

宁音公主的生母表示她愿意陪着公主出嫁,永明帝准了。

有时候庄婕妤也会想,如果那个时候她带着女儿去虎行关陪伴皇上,那她与女儿现在的日子是否会好过些。

她的女儿是皇上正经的公主,可在皇上跟前的地位却还不如瑞郡郎的那个继女。

她的女儿在宫中都没有君后亲自指派的嬷嬷教导,也没有机会能见到皇上一面,更别说与皇上一道用膳了。

宜兰县主不仅常出入后宫,还经常在宫中留宿,甚至会在景幽宫与皇上、君后一道用膳。

但有钱难买早知道,庄婕妤能随公主一道出嫁,在公主府养老已经是所有离开后宫的女子中最令人羡慕的了。

被贬为才人的原静妃楚氏以为自己会凄惨地老死在宫中,没想到她还能活着返回娘家。

只不过楚氏回到宁国公府没多久后就被悄悄送出了京城,有人说她被送去了宁国公府的别院,有人说她被宁国公远嫁了。

永明帝对那些送回娘家的女人去处不感兴趣,是留在娘家还是再嫁都与他无关。

永明帝承认自己是个小心眼的人,他在虎行关最艰难的时候,是代齐攸陪他吃苦,陪他出生入死。

自己当时的恨,他一辈子都记着。

得到消息的邵云安朝宫中的方向给永明帝竖了根大拇指,然后就去跟他小爹八卦去了。

这皇上遣散后宫他只在小说里看到过,朝臣就不反对?

等他从小爹嘴里知道了当年的诸多内幕,再听了他小爹的分析,邵云安就明白永明帝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为什么没有人反对了。

粟辰逸道:“边关缺衣少粮,老夫人、老正君那时候在府里都减用度了。

你大伯母是想了各种办法弄钱买粮送去虎行关和哭夜关。

太子妃却是常常在太子府设宴赏花,没送过一袋粮去虎行关给皇上。”

邵云安:“卧,这有点过分了啊。”

粟辰逸道:“太子妃出自罪后段家,她的心思不难猜。

其他人或许是碍于太子妃的手段没法送东西去虎行关给皇上,但那些人的母家也是一家未动。

所以皇上为何那么喜欢吃,都是当年饿怕了。”

邵云安鼻子酸:“皇上和我小叔真不容易啊,我爹、大伯和哥哥们也真是太难了。”

粟辰逸带着几分骄傲地说:“你和石井带来的仙果解决了皇上的后顾之忧,也解了将军府的困局。

你和石井又给皇上和千岁挣了那么多银子,还能顾着你爹和你大伯,也不怪皇上和千岁疼你。”

从来都是厚脸皮的邵云安难得被夸得不好意思,说:“都是运气,主要还是虎哥厉害,反正我也喜欢挣钱。”

粟辰逸摸了摸儿子的脸,这个孩子丢了那么多年,却仍有着这样的赤诚之心,这是他们代家的孩子!

儿子不会明白,他带来的仙果,他挣的那些钱对所有站在皇上一方的大臣意味着什么,对将军府意味着什么

最新小说: 海贼:我加载了游戏面板 当卧底不讲武德 影视世界学才艺 黑科技之带人类升级文明 从陷阵死士到九锡权臣 替嫁后,贺总偏宠小嫂嫂 我在废土那些年 林初音顾墨川 欢迎回档世界游戏 斗罗从迎娶千仞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