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回“享受”被人抛上天的待遇,慕容世子表示他真的有心疾!
所有目睹到每一亩亩产的人们比过年还要高兴,罗荣王在没人注意到他的时候擦了好几次眼角。
他为皇上高兴,为燕国得了这么高产的粮食高兴,更为世子高兴。
看着世子被人一次次抛到空中,罗荣王没有去阻止,反而眼角湿润地呵呵笑。
这一次试验田收获的所有晒干的玉米,只有少部分会拿出来磨成面,其余的全部作为种粮入库。
户部的几位官员留下来处理后续的事情,其他人先行回京。
皇宫,东临殿殿内,换了衣裳的永明帝坐在龙椅上,君后坐在侧方,殿内每个人的脸上仍带着未完全消退的激动。
永明帝满面红光地说:“忠勇侯与瑞郡郎为燕国带来玉米良种,朕起初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只当是个新鲜的吃食。
没想到忠勇侯与王世子竟能把这玉米种成如此高产的作物,朕,甚是欣慰。”
王石井与慕容世子:“此乃臣分内之事。”
永明帝抬手,说:“你二人是否用了心,朕都看在眼里,想必诸位爱卿也都看在眼里。”
翁老帝师:“忠勇侯与王世子种出了如此高产的作物,当为不世之功。”
代老将军:“一亩超4石的粮食,这是何等的大功!”
哪怕是政敌,这种时候也说不出王石井与慕容世子种出玉米不算功劳。
这是不掺水分,做不得假的实打实的高产粮食!
永明帝也不含糊,当场嘉奖——
忠勇侯王石井,种粮有功,封为忠勇公;
其妻邵云安,献良种有功,赐封平国正君,加封镇国郡郎,封号“瑞”。
慕容世子已经是亲王世子,永明帝没有给他晋爵,而是赏赐了罗荣王一块封地。
罗荣王作为亲王却没有封地,也挺心酸的。
永明帝登基后加封这位唯一的皇叔亲王,并没有给封地,毕竟那个时候永明帝的日子也不是太好过。
现在,罗荣王这位亲王得到了他的身份早就该有的封地,尽管只是一个县,但意义也实属不一般了。
毕竟先帝在位时期几乎就没有给过任何人封地,只有最宠爱的儿子林王得了一块封地。
罗荣王得了这块封地,实际上也就是慕容仪这位王世子的封地。
同时,本就在户部当差的慕容仪负责此次的良种推广任务。
而王府和侯府所有负责此次试验田的人,上至管事下到佃户都有赏赐。
侯府的试验田这边主要是周叔周婶、四叔四婶等王石井从忠勇村带来的人负责的。
这回他们也要暂时入户部作为经验指导,帮忙良种的推广。
虽说只能算个临时小吏,那也足够大家伙儿乐开花。
这是身份的赏赐,接下来就是实物的赏赐。
侯府和王府都得到了良田、庄子、别院、农户等赏赐,其余的绫罗绸缎、古董玉器那就不必说了。
邵云安11月就要生了,永明帝也心知王石井接下来肯定没心思再去管旁的。
再者,这肉做好了,也得给其他人喝喝汤,不然要军心不稳。
所以接下来推广的任务说是由慕容世子负责,其实还是户部的官员来办,其他各部看情况协办。
户部尚书是杨砚,永明帝也不担心他不尽心,他要敢不尽心,老帝师第一个收拾他!
心情飞扬的杨砚站在那里矜持地微笑,自从师弟带他飞后,他的前程是越来越光明。
皇上交代下来的差事他绝对会用心做好,说不定日后还能入阁呢,hoho~
嘉奖了所有参与试验田的人等,永明帝又心花怒放地宣布了另一个好消息。
“瑞郡郎几日前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作物,此作物严格说来算不得粮食,可若是遇到灾年,却可做救荒的作物。”
永明帝这话一落,殿内就炸开了锅。
大部分还不知道此事的官员们一个个不可思议的询问此事是否当真。
永明帝把魔芋,在大山部落叫蒟头的一种生时全株有毒,煮熟了用石灰水处理过后就能填肚子的神奇作物详细说明了出来。
永明帝:“此事朕已交代户部与大山部落商议,同时,户部清查我燕国境内可有这魔芋作物。”
君后这时候插话道:“瑞郡郎原本是想找一种可在京师种植的产糖作物,大山部落送来了疑似的,瑞郡郎这才发现了魔芋。”
有人捕捉道:“可在京师种植的产糖作物?瑞郡郎可寻到了?”
君后:“去胡国行商的商人带回了种子,但是与不是还需种出来再看,天马上要冷了,要等来年春暖后才能种下。”
罗荣王问:“若当真是产糖的作物,那是不是就可在京师开设‘制糖局’了?”
君后点点头:“是,瑞郡郎说这南边有甘蔗,北边该有甜菜,南北齐下可保我燕国百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