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的团党委会上,叶修提出了《702团编制优化方案》。
\"同志们,我们团现在就像一辆装满了新武器的战车,跑得快,但负担也重。\"叶修敲了敲桌面,\"下一步,我们要做三件事:\"
- 将试验性单位(如武直-10分队、电子对抗连)正式纳入作战序列,明确编制员额。
- 精简冗余岗位,合并职能重叠的保障单位。
- 制定《信息化装备操作手册》,确保每一名官兵都能熟练使用新系统。
- 开展跨兵种协同演练,每周至少一次\"坦克-直升机-无人机\"联合打击训练。
- 建立\"一车一档\"装备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 与军工企业建立直通渠道,确保试验装备的维修保障效率。
高飞补充道:\"还有一点,咱们团的作战数据太宝贵了,必须系统整理出来,给全军当参考。\"
会议结束时,叶修看向窗外的夜色。营区的探照灯扫过机库,武直-10的旋翼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三天后,集团军司令部发来一份加急文件。
“《关于702团转型为合成作战试验旅的预通知》”
文件末尾,李军长的亲笔批示力透纸背:
\"你部经验将成为陆军转型的蓝本,务必在6月底前完成整编准备。\"
叶修把文件递给高城,两人相视一笑。
\"看来,咱们的'小试验'要变成'大改革'了。\"高城笑道。
叶修望向训练场,那里,99式坦克的炮管正缓缓抬起,指向远方的地平线。
第二个月。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细密的光影。叶修放下钢笔,揉了揉太阳穴。
桌面上摊开的《702团第一季度行政管理报告》已经批改了大半,红蓝两色的标注密密麻麻。
1. 装备管理:试验型99式坦克备件短缺,维修周期过长
2. 人员流动:技术士官复员率上升,新兵培训压力增大
3. 后勤保障:信息化装备耗电量激增,野战供电不足
他拿起内线电话:\"高参谋长,让各营主官下午两点开会,带上连队的兵员和装备台账。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装甲1营营长王铁柱正翻着花名册汇报:\"今年到期退伍的12个士官里,8个是坦克火控系统操作手,接替的新兵连符号识别都吃力……\"
叶修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数据:
“专业技术士官保留率”:63%(低于集团军平均水平70%)
“新兵培训周期”:96式坦克车组需6个月(比59d时代延长3倍)
\"搞个'师徒制'。\"叶修突然抬头,\"每个退伍士官离队前,必须带出两个合格徒弟。考核不过的,扣发退伍补助金。\"
作训科长小声提醒:\"团长,这不符合总政的'暖心工程'政策……\"
\"那就换个说法。\"叶修笔尖在纸上点了点,\"开展'铁骑传承'活动,徒弟考核优秀的,给师傅发'育才奖'。\"
后勤处长擦着汗汇报:\"99式试验车的空气滤清器,厂家说要用德国原装货,可外汇指标……\"
叶修打断他:\"把去年退役的59d发动机滤芯改造一下,尺寸差不多。\"
见众人愣住,他敲了敲桌子,\"59d的滤芯能防塔克拉玛干的沙尘暴,还对付不了试验场?
1. 拆东墙补西墙:将训练强度较低的86A步战车备用零件调剂给99式
2.土法上马:组织修理连自制简易数据线测试仪(成本比军工产品低90%)
3. 借鸡生蛋:以\"军民融合\"名义,请电子对抗连的技术军官兼职维护指挥系统。
晚点名时,叶修突然宣布:\"明天开始,团常委轮流住班排。我第一批,去装甲2营3连。\"
第二天清晨,99式坦克车长李胜利被推醒时,赫然发现团长正蹲在战车旁吃馒头:\"你这车激光告警器的线路包扎不规范,雨天肯定短路。\"
叶修在驻连期间发现以下问题。
伙食问题:信息化分队加班餐标准未落实(责令司务长当晚整改)
战备状态:电子对抗连值班室备用电池缺2块(全团通报)
官兵关系:发现3名干部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