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b”(机械化步兵连)分配给中央河谷正面的“装步3连(86步战车 + 红箭-73阵地)”,建议:“步战车主力阻滞,反坦克导弹重点猎杀bmp-2”。
将“箭头群c”(混合编队)分配给右翼戈壁滩预设阵地的“坦2连+ 装步1排”,建议:“利用地形迟滞,火力连支援覆盖”。
将系统自动识别出的、位于争议区纵深、疑似自行火炮单位的模糊光点标记为“d01”,直接分配给后方的“火力连”,要求:“精确定位,优先压制!”
这些指令,不再需要通过电台一级级重复呼叫、确认,而是通过战场数据链,瞬间、精准、无误地推送到了各战斗连队的信息接收终端上!
叶修紧盯着屏幕:
代表“坦1连”的三角光标群状态瞬间从“警戒”变为“接敌准备”,光标旁边弹出了分配给他们的目标信息(A集群)和预设伏击区坐标。
连队主官只需在终端确认接收,全连各车就能在自己的小型终端或车载显示屏上看到同样的信息,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打击目标。
“火力连”的圆圈光标旁,除了原有的b区目标,新增的d01目标(敌方炮兵)被标记为高优先级。
炮长们可以根据终端推送的初步坐标,等待歼八R或地面侦察兵精修,迅速开始装定诸元,节省了大量计算和沟通时间。
防空分队的菱形光标持续闪烁,系统根据歼八R共享的空情信息。
自动将威胁等级较高的低空空域,尤其是直升机可能出没的峡谷通道标注出来,提示防空单位重点监控。
电台频道里,虽然仍有必要的语音通讯,但内容已大为精简清晰:
“坦1连收到!目标A集群,伏击区A1!各车就位!”
“火力连收到!目标d01,正在精确定位!122榴准备!”
“防空分队报告,‘鹰眼’空情已接收!重点监控峡谷方向!”
没有嘈杂的抢频道,没有焦急的重复确认,只有简洁的接收回执和关键状态报告。指挥效率提升了何止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