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燃烧的浓烈气味混合着金属摩擦的焦糊味,弥漫在冰冷的夜空中。
一辆辆覆盖着伪装网的96式主战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从隐蔽工事中怒吼着倒车而出,履带卷起大片的冻土和碎石。
坦克手们早已在警报响起时就位,此刻正迅速完成最后的检查:
炮长紧张地调试着微光夜视瞄准镜,装填手将高爆榴弹推入炮膛发出沉重的金属撞击声,车长则通过车际电台嘶吼着确认编队位置。
“1连!左翼反坦克壕,展开!注意侧翼!”
“2连!右翼装甲阵地,火力覆盖河谷出口!”
“3连(装甲步兵连)!下车!依托预设散兵坑和反坦克导弹阵地!建立步兵防线!”
命令清晰而急促。
巨大的坦克车身在探照灯余光与爆炸火光的映照下,如同移动的山峦,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沿着早已挖掘平整、测量精确的进出通道,隆隆驶向各自预定的射击阵位。
这些阵位都精心选择在反斜面或棱线之后,既能避开来自争议区方向可能的直瞄火力,又能通过预设的观察孔和射击口,牢牢控制住前方开阔地带和关键的河谷出口。
叶修在了望塔上看得心潮澎湃。他亲眼见证了这支部队在数分钟之内苏醒。
在信息化数据链平台和车载计算机的配合下在数分钟内完成了任务下发,火力分配,目标诸元的校定。
刚才还是一片死寂的反斜面,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座钢铁与火焰构筑的堡垒。
黑洞洞的坦克炮口和步战车上的73毫米低压滑膛炮、并列机枪,如同巨兽的獠牙,森然指向争议区方向。
步兵们则依托着预先构筑的、覆盖着原木和沙袋的坚固散兵坑,以及几处架设了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隐蔽发射点,形成了纵深梯次配置。
与此同时,部署在更后方、同样利用反斜面或坚固掩体隐蔽的火力连阵地,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
“榴弹炮一连!目标区域A1至A5!表尺213,方向279!高爆榴弹!瞬发引信!三发急促射!预备——放!” 火力连指挥员的声音在炮阵地上空回荡。
通过车载计算机和战地局域网络下达的目标。
早已根据预设坐标调整好射击诸元的122毫米pLZ-89榴弹炮炮口猛地喷吐出巨大的火球!
沉闷而震撼的炮弹出膛声连成一片,压过了远处争议区的喧嚣!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由远及近,如同死神的唿哨!
数秒之后——
“轰!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阿迪力等人刚刚越境的开阔地前方,以及他们逃出的那条干涸河谷的入口处猛烈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