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了三成土著,然而九真百业凋敝,库无存粮,皆由交趾支应,耗费颇多
臣按原计划,分散安置诸军于要点,保留兵甲,授田粮牛,并以土著女配之”
“不错,九真抵定矣。”皇帝笑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吴三桂再拜。
“三啊。”皇帝扶起他,道“过完年你就南下吧,配合孙传庭主持东吁之战。”
“陛下,不如御驾亲征啊”吴三桂想打仗,但是又不怎么想离开皇帝身边。
战功再大也不如天子近臣来的舒坦啊。
御驾亲征,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是挠到皇帝痒处了。
“等解决了土司再说。”皇帝按耐着躁动,低声道“别传出去,小心首辅大耳刮子抽你们。”
吴三桂下意识地摸了摸脸。
别看首辅平日笑嘻嘻的,人年轻的时候也是能马上开强弓得存在,如今老而弥坚,手劲依旧不小。
草率了,应该没人的时候再提。
大概是巧合,又有快船追了上来。
北方的消息。
闯部与阿敏部厮杀多日,损失惨重而不能决出胜负,双方不得已罢兵息战。
打不动了。
强行打下去,即便决出胜利者也是元气大伤。
当今局势下,无力扩张就是等死。
虽然没有谈判,但是双方达成了默契。
高迎祥直接往西发展,而阿敏先往北发展,看形势再决定往东或者往西。
可以预料的是,双方最终还是会有一战的,具体什么时候就看发展了。
当皇帝抵达岳阳楼时,又一封急报送达。
倭国完蛋了。
全境已灭,幕府逃亡海上,而倭国太上皇政仁废其女兴子天皇位,复辟登基后选择了投降。
政仁投降的原因很多,关键还是权力斗争。
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德川幕府颁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十七条,详细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贵族的权力和行动。
总而言之,天皇除了确定年号,什么都要听幕府的。
这已经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而是踩天子以令诸侯。
政仁被迫娶了德川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宫,并生下了儿子,为了防止天皇位落入德川家,政仁忽然禅位给其女兴子。
虏夷占领倭国全境,幕府逃窜,政仁以为夺回权力的时机已至,出山了。
此时,他正在召开朝会。
“逆贼德川倒行逆施,威逼皇室”
“咳”范文程清了清嗓子,大殿左右卫士立刻握住了刀柄。
政仁声音停顿片刻,继续说道“逆贼德川倒行逆施,威逼王室,天王遭蒙未曾有之难,先帝频年为之所苦,扰虑之情当众庶所知。
幸得王师天降,驱逐逆贼,从塑天王自此废除摄关、幕府等,先暂设总裁、议定、参与三职,使之处理万机。
诸事应按神武创业之始,无缙绅、武士、堂上、地下之别,皆需尽力迎合上国之需,不得推诿”
归根结底一句话老子当家了,你们把老子的爹伺候好了。
话音刚落,诸臣拜下“大王圣明”
都是建虏扶起来的傀儡,当然不敢反对大爹。
范文程却暗中不喜。
政仁这小子不老实,第一次用了皇室,又想说“天皇”,后面一直用的天王。
贼心不死,留不得。
当然,目前来说,稳定是最重要的。
“诸位。”范文程开口说道“明国野心勃勃,贪婪无度,朝鲜本为其属国,视之如父,尤且国灭,倭国又当如何”
“全凭大将军做主。”诸人拜下。
曾经派出过使者,大明却要求大家当个平头百姓,这谁受得了
又不是没有选择。
显然,他们试图依靠建虏抵挡明国的入侵,并愿意倾力配合。
包括政仁也是这个想法。
大明的条件是废除,跟着建虏混,好歹还是个国王呢。
范文程点点头,表示自己满意诸人的态度,继续说道“当前紧要之事,一是恢复生产,积蓄粮草,二是整练水师,三是打制器械,诸位,可明白怎么做”
“大将军放心,我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