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個提议之功给铁券加码就行,具体谁收反倒不重要,况且这玩意定义为税,确实该税部负责。
借着瘟疫之事扩张了巡城司,皇帝示意继续议事。
高弟出列,进奏山东孔氏审判结果。
当看到孔胤植仅仅是流放时,皇帝皱起了眉头。
“陛下。”高弟解释道“经查,孔氏之恶行,孔胤植并不知情,其只疏于管教,不当死。”
“其为曲阜知县,不察冤屈,何解”皇帝问道。
高弟拜下,道“臣失职,请陛下恕罪,臣退朝后会同各部司再议。”
不是咱老高不想给孔圣人留面子,是皇帝大公无私,兄弟们,有本事就上。
只要说服皇帝点头,刑部一切好说。
没有人上。
皇帝明显是要置孔胤植于死地。
“圣人之后,当为天下表率,而孔氏累累罪行,触目惊心,岂配为圣人之后
令圣人蒙羞,当以法外论处,朕意,皆罪加一等。”皇帝说道。
“陛下圣明。”诸臣拜服。
没有人为孔家说情。
平白惹得皇帝不喜,又不能从孔家获得回报,甚至还要坏了名声,真没必要。
于是,孔家倒霉了。
流放改死缓,死缓立即执行,斩首变腰斩,腰斩变凌迟一开始就把孔胤植判死,最起码能留一些人。
只能说,同情孔氏的人弄巧成拙了。
皇帝说道“交趾辅政陆周出任九真主政,因无合适人选,空缺迟迟未补。
交趾恢复未久,当以贤能治理,高第,你可愿意出任交趾辅政”
我能说不吗
高第呆了。
就因为顾及同僚情面,将孔胤植判了个流放,居然就被皇帝如此惩戒了
尚书出外放参政,就是惩戒
偷偷环顾诸人,希望有人给他说两句好话。
并没有。
不敢。
就算不加重处罚,孔胤植流放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孔胤植渎职严重,理应判死。
刑部审判结果有大问题。
若是皇帝真追究起来,高第就该革职削藉。
皇帝只是外放,已经很给他面子了,若是求情,怕是再次弄巧成拙。
“臣愿意。”高弟内心比吃了黄莲还要苦。
“去了交趾好好干,朕希望你能立下大功。”皇帝说道。
说不定病死路上了。
高弟内心哀叹,拜下谢恩。
皇帝就当没看到他的表情。
自己重点关注的案子都敢讲人情,不给予惩罚,怕不是要上天。
“启奏陛下。”赵率教出列道“梅之焕奏报青海之战功绩,请陛下御览。”
早上刚送来的,还没来得及商议,先让皇帝看看,改善一下心情。
果然,赵率教的小算盘打对了。
陕甘大定,青海大体平定。
就这句话,皇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梅之焕干的不错。
皇帝说道“内阁,议定且青甘省,暂以梅之焕为总督,下设主政行枢,并划分府州县。”
至于呈报的各官功绩,核实无误后按规定升迁,并且调回京师培训。
“杨肇基。”皇帝点名。
“臣在。”
皇帝说道“即日起,京营增设将、尉两级军官学校,凡是晋升将官,皆入学受训。”
杨肇基拜道“臣僭越,请陛下为军官学校校长。”
校长
皇帝看了眼诸臣。
都是默不作声。
枢密院的武将当然是巴不得,文官们却不好反对,免得落个图谋染指军权的嫌疑。
“杨总督此言大善。”皇帝不再掩饰自己的内心,继续说道“朕为校长,当给诸将授课,制定课程时考虑周祥。”
“臣谨遵圣谕。”杨肇基拜下。
又投了皇帝的喜好,爽。
杨肇基感觉,这小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
该说的说完,退朝。
皇帝又到了内阁。
从三月底起至今五月下旬,陕甘晋北部未降一滴雨。
眼看又是一个大灾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