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东没有大水源的地方,田地半荒。
这部分土地,大概有一万万亩。
也就是说,国朝能够耕种的土地,与洪武时期大体持平。
根据农部统计,相比以前,国朝平均亩产降低了三斗,即便番薯玉米大规模种植,亩产只有七斗,比洪武朝时期少一斗。
若非东番开发成熟和交趾的支持,皇帝是没法看谁不爽就干谁的。
“交趾大体平定,正在抓紧时间统计,预计明年三月完成,北隅局部地区依旧有逆贼顽抗,预计明年八月完成。”毕自严做了最后的补充。
“其中卖身者多少人”皇帝问道。
毕自严没看册子,回道“包括高门大户奴婢、长工、佃户、娼妓等,在册九百八十二万四千余。
虽法度森严,又有大军弹压,依旧有人隐藏,臣估计漏失者不少于三百万。”
“刘法部。”皇帝叫道。
法部尚书刘一燝起身应到。
皇帝敲着桌子问道“朕令法部立法,恢复卖身者自由,何以迟迟不见法文呈上”
刘一燝回道“启奏陛下,法文已经拟定,臣正在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合议商谈,不日可送内阁审阅。”
“抓紧时间,朕希望明年二月时能颁发天下。”皇帝说道。
“臣遵旨。”刘一燝拜下。
作为东林大佬,四朝老臣,光熹二宗内阁大臣,“移宫案”之功臣,面对皇帝依旧是不敢多说话。
威严日隆,驾驭群臣如臂使指,说的就是皇帝如今的状态。
皇帝环顾诸人,道“朕希望释奴令颁发后,被打击的不是你们或者地方官员。”
“臣谨遵圣谕。”x若干。
见没人说话,阮大铖出列请求发言。
准。
“臣去年提议扩建外城,因为粮食供给问题而搁置。
随着交趾粮食北上,京师乃至京畿地区粮价已经跌到历史最低点。
以目前粮价,可以应付外城扩建后吸引的人口。
臣再请,扩建外城。”阮大铖拜下。
“内阁什么意见”皇帝问道。
“臣以为善。”首辅表态。
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今年交趾送来了八百万石粮食,比去年多了。
这么多粮食,足够让京城人口翻一番。
百姓可不像军兵吃那么多,正常的话一个月六斗就够了,关键是蔬菜尤其是新鲜蔬菜的供给。
粮食、肉类都是好运输的,蔬菜则不行,很容易烂的。
但是想到唐朝长安、宋朝开封和临安,皇帝还是想让京师更大一些的。
“开春后,雇工建外城。”皇帝顿了顿,又道“重新规划,无需城墙。”
阮大铖一惊,连忙说道“陛下,若是没有城墙,有敌来犯,外城必然遭殃啊。”
“若让敌人进抵京师,说明朕该退位了”皇帝自信地说道。
其实让敌人突破长城都可以说皇帝干的不行,更不要说进抵京师城外了。
这事就这样决定了。
瑞王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请移封江华岛,开春后就藩。”
皇帝没有挽留,直接同意。
也没在意瑞王的小算盘。
借着朝廷移民北隅之际,搭个顺风船好省一笔投入。
没格局。
事实上,瑞王成不了大事。
从他选择封地和属官就能看出来,效率实在太差劲了。
温体仁正式出任北隅移民官,负责从黄淮河南移民十万户去北隅。
而周延儒接任礼部左侍郎兼管理藩院。
理藩院是专门接待藩属国使者并处理藩属国事务的机构,本该有专门的长官。
实在是没人了。
而且礼部本来就清闲,让左侍郎兼管倒也没问题。
谢了皇帝后,周延儒继续说道“中南半岛大小国家部落众多,于国朝收复其地大有阻碍,臣请巡各国部落,破其联盟,助国朝入主中南。
臣学习陛下圣训,惊觉国朝之患,非建虏安南之流,而是万里之外之泰西诸国。
臣请出使泰西,行合纵连横法,为国朝统一天下略进微薄之力。”
无不侧目,包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