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你嫌多,这次你嫌少,要把南官往死里逼啊。
逼死才好。
尸位素餐之辈
北官并不体谅南官难做。
谁让他们让皇帝不爽,阻碍了大家涨工资了呢。
诸臣拜服“臣等必引以为戒”
没等诸臣出列,皇帝继续说道“陕西奏,去岁发现蝗灾迹象,动员军民扑杀,并于夜间举火吸引蝗虫,效果明显。
劝农司将此经验刊发天下各州县,以指导蝗灾防治。
另,三月以来,陕北又无雨水,干旱至今,全凭冰雪融水维持生产。
元气未复又遭大旱,明年能否维持,犹未可知。
降旨,免陕北赋税,官府所需,由中枢调拨。并劝勉钱谦益,令其放平心态,戒急躁。”
不怪皇帝特意点钱总的名字,眼看着都要秋收了,还天天在外面烤火,谁受得了
此时,成基命就在劝钱谦益撤除夜间篝火点。
“开春至今,七月有余,军民一夜不得歇,皆疲惫不堪,再继续下去,民不因旱灾而难,倒是因抗灾而反,朝廷必然见责啊”成基命苦口婆心。
“我身先士卒,夜夜不得歇,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防止蝗灾复起,影响百姓生计。
想我品级高,家境优渥,不做这个官也是富贵闲人,如今日夜操劳尚无怨言,他们为自己的生计忙碌,岂有怨言”钱谦益嘶哑着声音反问。
眼睛通红,胡子头发散乱板结,衣裳沾满污垢,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馊臭味。
这要是站到皇帝面前,肯定被拖去洗澡。
成基命看着也心酸。
曾经多风流倜傥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这样了呢
“钱总啊,过犹不及,蝗灾确实没了,继续下去,怕是为千古笑柄啊。”成基命拿出了杀手锏。
文人最怕臭了名声,你老钱还是真人不
钱总确实是文人,犹犹豫豫地问道“抚台真觉得蝗灾已经没了”
成基命确认道“确实没了,我不能拿治下之民的安危开玩笑,当下最重要的是,抗旱”
“呜呜呜”钱总流下一把辛酸泪,哽咽道“蝗灾没了,蝗灾没了,旱灾什么时候没啊”
哭出来就好,让魔怔随着眼泪一起淌出来吧
成基命招手,吩咐左右,让各处撤除夜间篝火。
“钱二。”成基命又招呼道“让钱总歇几天,养养精神,过几日有的忙呢。”
“多谢抚台,多谢抚台。”钱二忙不迭地感谢。
自家老爷防治蝗灾都魔怔了,夜里跟着军民扑虫,白天转换据点,再这样忙下去,怕不得英年早逝。
幸好成抚台劝住了。
成基命转身出了城。
落脚烟尘起,举目焦黄溢。
又是一年大旱。
到了河边,只见四丈深的河道里只有浅浅一层水,百姓接力提水,运回城里。
城里许多水井已经干涸,百姓不得不出城取水。
河滩两侧,零落的番薯叶已经略显枯黄,幸好这个时候已经不用浇水,否则只能求雨了。
附近有军民巡逻。
天灾之下不谈人性。
不派兵看着,不等番薯长成,藤蔓就被人拔走吃了。
番薯长成就更不用说,怕不是得打出人命来。
一片地里,有百姓在挖番薯。
成基命见了,迈步走了过去。
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孩子,孩子坐在地上,用番薯叶擦了擦土,啃的全神贯注。
“老弟,不再长几日或许能多收一点。”成基命道。
“家里断炊了,没法子哩。”男人回道。
“哎,老天不开眼啊”成基命叹道。
男人说道“老天爷不开眼,给咱苦日子,幸好朝廷惦记着咱,又是雇工挖河又是给番薯苗,今年肯定能撑过去。”
河滩地肥,又不缺水,两分田挖了三百多斤番薯出来。
目送一家五口把番薯连同藤蔓运回去,成基命叹了口气,暗暗合计是不是把河道继续挖深。
上游水流已经断绝,全凭搜集冰雪的水源,所以河道挖的比井深。
但是冬天不下雪的话,仅凭地下渗水,决计不够农业生产。
番薯、玉米确实耐旱,但是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