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得千万两军饷,何愁交趾不定”
高
诸臣侧目。
都说郭阁老擅长开源节流,今日真是见识了。
这样玩不但能筹集足量军饷,还能培养一批坚定的主战派,最重要的是,可以不花一分钱而养军数十万。
军兵们分田后虽然退伍了,但是遭遇叛乱,为了保护自家产业,不得玩了命的干
而且田地卖出去,可以鼓励国内移民。
汉人多了有助于汉化,也有利于巩固统治。
真的,一文钱不花就有这么多好处,不给郭阁老点个赞都对不起大明人的身份。
“骆思恭。”
“臣在。”
“派精干调查安南土地,先查其元江两岸。”
“臣遵旨。”骆思恭应下。
“陛下。”温体仁出列,道“若是安南同意偿付,又当如何”
这一下子把皇帝整不会了。
三百万石两确实很多,但是安南砸锅卖铁,未必就凑不出来。
假如安南人被慑服,选择花钱买平安,就没出兵理由了啊。
怎么办
当然是原谅他。
“陛下,若安南选择赔付,臣以为当笑纳。”首辅说道“朝廷不能兴无义之兵。”
没有足够强大的理由,确实不能随便动手。
当大哥的人,还是要讲节操的,不然没小弟。
这可不是后世,航母堵门,不服就干,现今没那么强的投送条件,打仗很困难的。
总之,温学士一句话,让皇帝冷静下来。
先派周学士去交涉,但是该做的准备不能少。
这次打不成,以后肯定还能打的。
这件事说完,礼部递上了琉球国的奏章。
弹劾张维贤等人勒索。
昨天刚发了军饷,今天就要犒劳,还要预支明天的奖赏。
操练要钱,遵守军纪要钱,演习要钱似乎没钱就会死一样。
自从张维贤率军抵达琉球,仗还没打,两個月已经要了六万两银子。
金山银海也备不住这么糟蹋啊。
求爸爸把张维贤调回去,另择贤能镇守琉球。
听说杨总督在朝鲜打的建虏哇哇叫,又与百姓秋毫无犯,不如改杨总督来琉球,保证跟孝敬爹娘一样孝敬他。
皇帝哂笑一声,问首辅的意见。
这不是枢密院的事吗,凭什么问内阁毛枢相觉得自己被无视了。
首辅双手一摊,表示国朝处处用兵,实在没人替换张维贤等人。
“降旨训斥,让他们收敛点,不要坏了藩属国的情意。”
皇帝装模作样的说了一句,又道“琉球以为驻兵花费太大,或可划分封地予张维贤等勋爵。
如此,朝廷可移封英国公于琉球,并予军政大权。
想来守卫家园,总要比给朝廷做事尽心吧”
“臣立刻遣使询问琉球意见。”袁可立应下。
这件事做好了,应该是三赢。
琉球获得了安全感,张维贤等人获得了实质领土,朝廷甩了几个勋贵包袱。
值得尝试。
皇帝的思路跟着被打开。
“云南土司若建功立业,可实封爵位于安南,国朝百姓若献纳足够钱粮,同样可封爵建国,官兵建功,同样封爵位于安南。
三代不易,以后行推恩令,降等承袭,子孙爵尽,嫡系继承男爵名号,无俸禄,可参与朝政。”
说完,皇帝又补充了一句“若是安南冥顽不灵,拒不赔付的话。”
“陛下圣明。”首辅果断拍马屁。
回去商议细节,男爵十万两并粮一万石,粮食还不能是国朝产出,必须是海外来的。
卖他百八十个男爵,军费就够了。
反正有推恩令,无后顾之忧。
就在朝廷商量如何处理安南时,丁魁楚领着三千兵进了太平府。
就在旁边的思恩府,因此能来的这么快。
赵式之遣使来报,莫国已经退兵。
抓了一千多百姓,抢了两千多石粮食,另有金银、衣、布、盐、锅碗瓢盆等不好统计。
上下冻州本来人口就不多,损失惨重。
丁魁楚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