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 二百零八 建虏撤军

二百零八 建虏撤军(2 / 3)

虽说没枢密使风光,却可以作威作福,更不会被人训的孙子一般。

“发旨,勒令沈志魁即刻回京。”皇帝看向毛总,道“若非卿的面子,就凭沈志魁的本事,能进枢密院跟他讲,老老实实给你跑腿办事,别想有的没的。”

“臣遵旨。”毛文龙闷声回道。

经此一番,气氛冷了下来。

首辅依旧笑眯眯的。

他知道皇帝确实有些生气,但是又没那么生气,之所以敲打毛文龙,全是因为这家伙不老实。

家当太多拖慢了回京时间,可以理解,但这是因私废公,很不职业。

毛总请示了,皇帝批准了,也就不说了。

但是来了京城,明日圣旨颁发就是大明首任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还这么滑头,想不想混了

毛文龙与袁可立并排落在皇帝后面,偏头就能看到首辅脸上带笑,感觉很气。

这老倌,嘲笑自己。

皇帝要是能读懂毛总心思,非得抽他两鞭子不可。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没有首辅支持,建個屁枢密院,当个屁的枢密使。

走了一截,忽然看到宋应星带着几个人在田里忙着,皇帝扭头说道“行了,你们先回去吧,不用跟着了。”

“陛下,礼不可废。”首辅劝道。

“朕去田里看看,你们别跟着耽误事。”皇帝顿了下,补充道“朕绝对不跑了。”

“如此,臣失礼。”首辅打马而去,诸臣跟上。

这年头,不会骑马的连接驾的资格都没得。

据说国子监正在论证把骑射列入必修课,是不是真的不好说,国子监生们争相练习骑射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等皇帝下马,宋应星已经迎了过来。

“长庚。”皇帝亲切地叫了宋应星的字,问道“怎么来这里了”

“臣失礼。”宋应星告了声罪,回道“臣听说有户人家的豆子长的好,特意来看看。不是新种子,只是追肥得力罢了。”

“最近可有什么进展”皇帝问道。

“无甚进展。”宋应星回道“去岁自琼州寻了稻种,尚未种植,能否培育出杂交稻种,犹未可知。”

“此事非短期之功,还得培训一批技术人员。”皇帝说道“事事亲力亲为,迟早是个诸葛亮的下场,不可取。”

“臣受教。”宋应星在水里洗了手脚,穿了鞋子,上马陪在皇帝身侧。

今年春天不算风调雨顺,但是有大量水利,随便一看就能看到水车,整体灌溉得力,田里的麦子豆子等长势喜人。

期间夹杂着大片的番薯与玉米地,长势同样不错。

“去年,百姓不知番薯与玉米的好,又受限于种苗数量,因此栽种不多。

今年仅京畿地区,栽种超过二十万亩,待到收获,不只可以解决饥荒,还能饲养许多猪牛羊。

臣估计,今年京师的肉价粮价必然下降。”宋应星说道。

“果真如此,司农监首功。”皇帝说道。

“功在陛下。”宋应星说道“玉米于元朝时传入国朝,番薯进入国朝亦有五十年,然而仅陛下烛照万里,敕令推广。

纵观历代皇帝,爱民者无过于陛下”

吧啦吧啦

李若琳侧目而视。

万万没想到,外边看着老实巴交的,拍起马屁却如此丝滑。

服了。

皇帝笑而不语。

臣子说实话,就该嘉奖。

忽然,皇帝驻马,看向路边的一块田。

“陛下,此乃土豆。”宋应星回道“其产量不如番薯,藤蔓不能做饲料,因此未曾推广。

但是李经历试种后发现,其易活耐寒,在辽东长势尤佳,一亩可收三石左右,司农监已经派人前往辽东,协助推广。

或许明后年,辽南粮食可自给自足,无需朝廷运粮。”

听到这个名字,皇帝不得不感慨李佳诚运气好。

若是土豆真的能解决辽东粮食问题,又是大功,加上安置移民、保障后勤得力,升一级妥妥地。

按照这个速度,三十多就能入阁,而且是一级级爬上去的,比冯尚书这种幸进之臣稳固太多了。

闲话间到了京城前。

依旧是热闹非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吞噬亿万丧尸,魔修的我无敌了 叶辰夏若雪 射鵰:从镖人开始 懂爱 逆徒跪下!师尊摆烂后躺赢修仙界 天问之易 长生从抚养徒弟开始 凡人:仿制诸天灵宝 孔然短故事小说集 洪荒财神:别让赵公明再斩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