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所以,继续沿用投石机对付火炮的思路。
不一刻,投石机抵达前沿。
“标定目标。”剑廿三叫道“上三左一。”
“装药填弹,放”
轰
铁弹冲天而起,划出一道弧线,砸在地上。
空了。
继续。
精度不够,数量来凑。
炮声陡然密集起来。
金军阵地烟尘四起,兵丁缩在地道里不敢抬头,特别是朝鲜民夫辅兵,抱着头瑟瑟发抖。
“起来。”军官拿着鞭子胡乱地抽下,大喝道“把投石机推过去”
砰
炮弹砸落,投石机四分五裂,周围的军兵民夫被打倒一片。
城内望斗里,杨肇基放下望远镜,道“停火。”
“总督,十炮能有五炮打进去,为什么不打”沈器远不懂就问。
“效率太低,等再近一些。”杨肇基下令。
明军停火,金军继续往前。
江华岛上,冯铨踏上了码头。
陈新甲上前寒暄两句,朝鲜群臣跟上行礼。
礼毕,冯铨问道“王后韩氏,王子李淏何在”
“臣在。”孝而俏的韩氏拉着十岁的李淏上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虏入寇,朝王李倧奋勇不屈,坚持抵抗,呕心沥血,亲冒刀矢,以至于积劳成疾,暴疾而亡,朕心实哀。
其未负恭顺之义,朕当有嘉勉,特追封太子太保,谥烈,朝廷祭葬。
所谓立嫡立长,其长子李瀇恭顺,本该袭爵,然其纯孝,哀恸其父成疾,竟至不治,福薄至此,令朕怜悯。
追封孝王,追授太子少保,朝廷祭葬。
李瀇无子,有弟李淏,烈王嫡子,当袭爵位。
今封李淏为朝王,其母韩氏为王太后,许垂帘听政之权。
朕怜朝王幼,特命钦差大臣陈新甲权摄朝鲜军政,钦差大臣礼部尚书冯铨筹备登基事,并督朝鲜军政不乱。
朝鲜诸臣,当怀恭顺,行忠义,恪守本分,以权政为主,辅佐新王。
钦此。
大明皇帝朱由检,崇祯二年三月十九日。”
“臣妾叩谢天恩。”韩氏拉着李淏行礼后,接了圣旨。
冯铨扶住韩氏,道“王太后请起。”
闻到冯尚书身上的香味,韩氏俏脸微烫,再看冯尚书的俏模样,不自觉捏了把他的手。
冯铨微微一笑,道“大王年幼,王太后需得用心教导。”
韩氏低眉,道“天使学识渊博,臣妾无礼,请天使为大王师,教导其忠义之理,治国之道。”
“哼嗯。”金鎏咳了声,上前拜道“请钦差尚书,王太后、大王移驾回宫,商议先烈王孝王后事。”
回宫,议事。
强敌入寇,国势颓唐,钱粮不继,因陋就简说人话,拉出去埋了。
其实朝鲜诸臣觉得太草率了,但是没钱啊。
陈新甲摄政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尽起府库,把李倧许诺的赏银给发了。
他是做了好人,彻底收拢了人心,府库可就空了。
好在盐河冰封之前无忧强敌入侵,军兵可以就地屯垦。
为了巩固权力,韩氏热情地留下了冯尚书,并且让李淏拜其为师。
朝鲜诸臣很不爽。
为了李倧的身后名,大家捏着鼻子赦免了政变之兵,为了大局,认了李瀇病亡,为了恭顺,认了陈新甲摄政但是你不能视朝鲜无人啊。
一内一外,彻底把控着权力,都不给别人发挥的余地,想干嘛
等冯尚书回朝再说。
天威赫赫,可不敢惹怒了大明皇帝。
皇帝的威风,在江南似乎不太管用。
韩爌与李标抵达南直隶后,立刻派人邀请故旧来聚,得到的回复都是谢邀。
哎,不来。
嚣张跋扈,难怪皇帝想把你们通通铲平。
好脾气的韩李二人动了怒。
于是,不再以故旧相聚的名义聚人商议,而是直接开诚布公地告诉海商们不来,就打
先把你们家抄了。
或许江南半壁之地会有动乱,但是朝廷可以保证,陆地上的海商绝对看不到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