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愚与杨御蕃南下,协助曹化淳镇压南方。
若诸海商不服,朕便遣大军南下,铲除这些士绅,兵部以为如何”皇帝目露凶光。
辽南大捷,锦州小胜,朝鲜按部就班,半数海商投诚,皇帝怕什么
不演了,摊牌了
“陛下,兹事体大,臣以为当由内阁与六部共同商议。”史继偕说道。
这可是影响一半江山稳定的决策,可不敢冲动。
不一刻,内阁与六部聚齐。
“如此大逆不道,臣以为当发兵剿灭”冯铨拍案而起大喝道。
皇帝想开海不是秘密,冯铨为了讨皇帝欢心,当然鼎力支持。
反正他家没参与海上贸易,收不收税甚至海贸会不会被朝廷垄断,都没影响。
“陛下。”袁可立说道“袭击澎湖者,必诛然而开海关乎国朝千年大计,涉及者众多,当开大朝议商量。
朝廷实力,不足以强力推行,非得让所有人心服口服不可。”
“臣以为首辅所言甚是。”徐光启说道“郑芝龙等人实力强悍,或可平灭叛乱,然而海岸绵长,难以全顾,若是贼人分兵袭扰各处,只怕黄河以南钱塘江以北之间,处处烽火。”
“陛下,臣请南下协调此事。”李标请命。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东林党一员,如今身为阁老,怎么也要拉党羽们一把。
李标没看皇帝的小本本,但是他知道东林党人与海商的牵扯有多深。
只要说服东林党,大概这事就能解决了。
“陛下,李阁老独木难支,臣请同南下,尽力促成开海。”韩爌起身道。
他比李标资历更老,人脉更广,办这事肯定更方便些。
朱由检敲着桌面思考一阵,道“海贸利润丰厚,确切数量尚无统计,然而朕估计,应该不低于千万两。
银子如流水般进来,朝廷却无一丝一毫收益,天下间岂有此理
前次袭击胶州造船场,朕忍了,今次又袭击澎湖,岂可再忍
二位辅臣南下,晓谕诸海商。
开海,势在必行,收税,理所应当。
朕意,进口粮棉铜铁矿,免税,其余一成起征,如玉石、象牙、犀角等奢侈品,按倍起征。
禁止粮棉出口,其余按国内需求与海外售价核定税额。
若是能接受,可以细谈,若是不能接受,便让他们做好被连根拔起的准备。
无论如何,把袭击澎湖者交出来,等候朝廷发落”
皇帝起身,指着地图说道“锦州辽南牵制,建虏无力南下,陕西山西灾情略缓,无虞民乱。
朕可派十万大军南下,谁能抵挡
若是冥顽不灵,拼得半壁江山动乱,朕也要把他们连根拔起”
“陛下放心,臣便是拼了老命,也会促成此事。”韩爌说道。
“今时不同往日。”皇帝画着地图,道“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才到哪里
如今远洋贸易,西至泰西东至美洲,非民间广泛参与不可。
前提依旧只有一個,纳税。
他们不给朝廷纳税,就要给海盗、红夷缴保护费,让他们自己考虑清楚。”
“陛下。”李标说道“臣以为,诸海商到底是国朝子民,其中多数是恭顺的,只要把朝廷政策说透,不难解开此结。”
“朕自然是相信辅臣的。”皇帝说道“然而利欲熏心,诸海商未必跟辅臣讲情面,此次南下,带两万大军同行,有备无患。”
“臣遵旨。”韩爌李标应下。
带大军同行以壮声威,谈起来也容易,不然都以为朝廷没实力呢。
商议既定,韩李二人收拾行礼,皇帝降诏,以刘若愚为南京副守备太监,杨御蕃为南直隶总兵。
不就是拼决心吗
皇帝做好了东南沿海不宁的打算,各士绅可是做好了抄家灭族的打算
这个时候,皇帝才庆幸把建虏引去了朝鲜。
若是如同原历史上一般,建虏入关,天下之师勤王,皇帝还敢放狠话吗
南方粮饷被掐断,分分钟凉凉啊。
现在就没这个顾虑。
别看皇太极所向无敌,那是因为动作太快,朝鲜百姓还没反应过来,最主要的是建虏还没来得及作恶。
等百姓反应过来,必然是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