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道“行了,拖去行刑。”
“罪臣告退。”孙之沆主动脱了衣裳趴下,陈胜挥动鞭子,ia
“如此军纪教育,诸兵无不刻骨铭心,事半功倍也。”杨肇基感慨道。
“以后募兵百万,哪有那么多人让你打。”皇帝没好气地回道。
“陛下,这已经极仁慈了,若按照以前练兵法,早砍了百八十个首级。”杨肇基笑道。
懒得理你。
朱由检看向国丈,问道“有何要事禀报。”
“启启奏奏陛下”阮大铖舌头还处于冻僵状态,磕磕绊绊地说道“城中煤价涨至五十文每百斤,几与柴草同。”
“巡城司负责稽查物价,何以不报”皇帝略感不爽。
就该直接干,干完了再说啊。
“陛下,此乃各矿主控制出货,非商家故意而为。”阮大铖感觉自己很无辜。
宫里推出了圣德炉,匠户争相仿制,百姓踊跃购买,煤炭消耗增加,价格自然上扬。
市场规律如此,不是说想压就压的下去,但是翻至两倍则是矿主在囤积居奇。
挖矿的都在外面,巡城司管不着,而供应商的锅也不能让销售商来背。
“先把煤山挖了。”朱由检作出了决定。
“陛下不可。”阮大铖说道“此乃列祖列宗储备,围城时用以应急,不敢轻动啊。”
“是建虏能打进来还是西虏打进来严寒之下生民瑟瑟发抖,守着石炭不用,何时启用
召集二百民夫来,先挖一部分出来,让哪些矿场看看,囤积居奇没用”朱由检给出了充足的理由。
阮大铖犹豫了下,道“兹事体大,臣不敢自专,须得请示诸辅臣。”
“你啊你,想学罗元宾又没那么大胆子,像什么样子,行了,去吧。”朱由检不耐烦地挥手。
阮大铖讪讪一笑,告退。
别人只看到了罗元宾的幸进,他却看出皇帝是喜欢办实事的,因此来秀一下存在感。
不求升职加薪,只求个爵位。
万万没想到,皇帝搞的太大。
煤山的煤不只是储备,还关系着皇宫风水,这是想挖就挖的
反正阮国丈是不敢的。
和杨肇基打了个招呼,朱由检翻身上马,直奔煤山。
靖难之役后,四爷欲迁都,令人营建城池宫殿园林,为风水计,也是为了处理建筑垃圾,将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等泥土堆积成山,称“万岁山”,后又堆煤以防京城被围燃料短缺,因此又称“煤山”。
这里可以俯瞰皇宫,因此设为皇家御苑,有高墙围栏,又有军士把守,等闲人不得入内。
进了园子里,朱由检没有减速,直奔东面的煤山。
高十多丈,方圆千余步,足够京师百姓度过寒冬。
趁着阮大铖等人还没来,朱由检让值守太监高九清领路,去看以后会挂自己的槐树呸,劈了当柴烧,没来由晦气自己。
“皇爷,煤山北面有许多槐树,不知皇爷看哪一棵”高九清问道。
“先上去看看。”朱由检迈步上了山顶,果真许多槐树。
“皇爷,槐树长的快,这片林子都是供应宫里的,春天的时候还要采摘槐花。”高九清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朱由检点着头,内心凌乱。
都修剪的整整齐齐,崇祯到底挂哪一棵上的
算了,山都给他铲了,还在乎区区一棵树等个三两年,着手把建虏铲了,一劳永逸啊。
闲逛间,郭允厚和阮大铖联袂而至,随行的还有二百多巡城司役丁。
挖。
郭阁老可是做生意的高手,如何能让一帮奸商骑脖子上屙屎
当然,皇帝和阁老不用动手,拢着袖子闲聊就行。
“陛下圣明至此,百姓幸甚。”郭阁老上来就开大。
“是啊,圣德炉端的简陋,然后旬日之间遍布京师人家,白日里烧水煮饭,晚间拎进卧室,一家老小挤一挤,可免寒风侵蚀,实乃大德。”阮大铖实话实说。
“是以百姓名圣德炉,圣人之德,唯温饱而已。”郭阁老感慨。
来,会说话就多说些,朕绝对不会飘。
朱由检微笑不语,表示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就在这时,带人呼哧了半天的徐豆豆跑过来,拜道“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