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道“王叔,王叔”
朱肃溱回过神来,立刻请罪“臣失仪,陛下恕罪。”
“无妨。”朱由检和煦地笑着说道“王叔安逸久了,初闻如此计划,心神失守也是正常。
朕这里有一本计划书,王叔带回去仔细研读,定然大有裨益。”
“多谢陛下。”朱恭枵迫不及待地接了过来。
也就还没当家,不然当场就应了。
藩王看似富贵,实际上也足够富贵,但是也很憋屈。
出门要审批,不能出城,更不能走亲访友搞串联,所以各家王府都很大呢。
比如瑞王府占了汉中城三成,就是怕藩王憋出毛病来。
只要不养鹅,听歌赏舞花天酒地都随意。
即便如此,当地的官员有事没事就拿藩王刷存在感,一般都会获得满堂彩。
还是那个原因,别人拼死拼活获得的富贵,你投胎好就有了,大家很不爽的。
朱肃溱倒没想那么多,回道“兹事体大,陛下容臣三思。”
“不着急,且不说训练军兵筹备钱粮需要时日,起码得等唐王进京的。
诸王之中,贤者唯王叔与唐王而已”
“陛下。”王德化进来,道“礼部尚书来宗道觐见。”
朱由检问道“这么晚了,什么事”
王德化回道“临清急报,唐王世子世孙忽发暴疾,不治身亡。唐王奏报,其内心悲痛欲绝,请放还归国。”
朕的隆武帝没了朱由检有些懵逼。
讲真,诸王之中,朱由检最看好的就是朱聿键,结果还没进京,就没了
朕开发台东番岛的大计怎么办周王误会了怎么办各家藩王会不会怀疑朕要削藩啊
“奏折何在”朱由检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宣来宗道觐见。”
王德化送上奏折,转身出去召来宗道。
两份奏章,一份临清官府的,如同王德化概括的一般,唐王世子朱器墭及时子病亡,一份是唐王朱硕熿的,因惨遭丧子之痛,请免朝觐,求回家。
朱由检把奏折转给唐王,问道“王叔如何看”
我坐这里看啊朱肃溱满头雾水。
发生这种事,把地方官撸一遍给个交代就行,剩下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呗。
“臣以为,朝廷遣使抚慰,允唐王回转即可。”朱肃溱实话实说。
“王叔扪心自问,若是周王世子途中病逝,会如此轻易揭过”朱由检问道。
朱肃溱脸色一变,小心翼翼地反问道“陛下以为唐王杀子及孙”
确实不正常。
要是自己遇到这事,怎么也得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讹朝廷三二十万两银子绝对不会罢休。
都怪皇帝。
我在封国待的好好的,非要叫我进京,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过不了啦
不给钱
把尸体放皇宫门口给你看
唐王如此淡定,恐怕是真的有鬼。
“兹事体大,岂能以揣测行事”正好来宗道进来,皇帝说道“令礼部、御史台、刑部、大理寺、锦衣卫联合彻查,王叔亲自走一趟,监督此事。”
“臣为藩王,涉足此事,不妥。”朱肃溱不想趟浑水。
误会一场也就罢了,假若猜测成真而导致唐王除国,天下藩王宗室不得骂周王一句“狗拿耗子”啊吃力不讨好,没必要。
“藩王移封,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王叔当从现在开始提高自己理事的能力。
且此事须得藩王监督才可令天下信服,非王叔不可。”朱由检苦口婆心。
朱恭枵拜下,道“臣父王年老体衰,不良于行,臣愿走一遭,协同诸司查清此事。”
就你能,就你这么想老子死朱肃溱气的半死。
“如此也好。”朱由检顺势应下,道“来宗道。”
“臣在。”
“你带队南下,务必查清唐王世子死因,不得隐瞒。”
“臣奉诏。”来宗道应下。
想他当初拥立皇帝登基也是有功劳的,结果混的跟小透明一般,好不容易有事情能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却被一句话打发了。
“即刻通知有司,明早出发,勿得拖延。”皇帝补充道。
“臣遵旨。”来宗道告退。
朱由检说道“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