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锋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找了关系,准备跟燕京大学合作,建立一个山海经实验室,专门研究这块领域,培养相关人才。
官方也会有政策性的优惠和补贴。”
对于AI这一块,江一锋的心态是认真去做,但不强求结果。
毕竟这块是最前沿的科技,一时半会儿着急不来。
这些天他也了解了相关的情况。
今年英伟达出了GTX 580,以及Tesla K10和K20 GPU,性能突破挺大的。
合理优化组合之后,算力上能够有一定的保证。
在图像识别领域,今年也是大爆发,出了AlexNet这样的模型。
卷神经网络的发展更进一步。
现在要在国内搞AI,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资金和产业,来慢慢培养一批人才。
跟高校合作是最优解。
燕京大学在1988年就建立了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又成立了智能科学系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方面是国内领先的。
江一锋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实验室的leader,既提供资金,也提供战略研究方向。
前世deepseek爆火的时候,江一锋也看过ai的科普视频,知道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是GAN和扩散模型。
GAN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一种模型,原理是通过两个神经网络相互“博弈”来学习,从而生成新的更逼真的数据。
这个模型是2014年提出的,在图像和视频生成领域是革命性的突破。
在GAN之后,便是扩散模型,也是2020年之后的主流。
只要研究方向是对的,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江一锋的第一步计划,便是引进国内外的人才到山海经实验室,先搞出GAN模型,尝试制作一段三五分钟的短片。
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慢慢的深入研究。
整体计划是以3年为一个单位,争取在9年之内完成主线任务。
毕竟是主线任务,没那么容易完成的。
这里面的投资不会少,江一锋当然要拉一些投资,并且利用政策优惠。
听到江一锋的话,杜薇都不催促景恬了,反而坐到了江一锋身边。
看杜薇很感兴趣,江一锋便简单的讲了讲自己的计划。
“所谓人工智能,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工具。
我要研发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自动生成图片和视频,优化画面效果,进行繁复却精准的操作。
这种智能工具的基础技术就是卷积神经网络……”
江一锋讲了没一会儿,景恬就撑不住了,特别想睡觉。
反倒是杜薇听得很认真,不停的提问。
江一锋见状,便提议道:“薇姐你要是真感兴趣,要不山海经实验室就交给你来管理吧。
地产这块如烈火烹油,未来不好说了。”
实验室虽然是科研性质的,但涉及人员、采购和建造等各方面,还是需要人统筹管理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