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张小川逼味十足的点评,李倩松了口气,庆幸还好没被骂。
张小川见李倩依旧正襟危坐,认真聆听的样子,心中大为满意,对自己当老师又多了几分自信,挺挺胸开始正文:“刘寡妇与王家宗族所争夺的田产,只能说是一个具体事件,是一个矛盾点。
我们应该放大了看,往大了说这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争夺。
那么问题来了,谁代表集体,谁又代表个人?”
说到这张小川看向李倩,李倩连忙答道:“王氏宗族是集体……”
“错!”
“啊!
?”
(李倩有点难以置信的望着张小川)
“咳咳。”
张小川适时装逼道:“刘寡妇争夺的是她的自己丈夫的田产,按照大唐律本就该属于她,这属于她的私有财产。
王氏宗族则只是站在他们宗族的角度考虑,为此不惜谋财害命对抗国法。
那你现在再来说说谁是集体谁是个人?”
李倩此刻似有明悟:“师父我知道了,刘寡妇虽然是一个人,但她所作所为皆符合大唐律,她维护了大唐之法,国法所代表的自然是国家利益,所以刘寡妇是集体。
至于王氏宗族所作所为皆不合法,所以他们在损大唐利益,在破坏集体,他们是个人。”
“没错,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李倩还在认真思考张小川这个问题时,张小川停顿后一个急转:“都不是!
这就是我开始的第二个问题,这件事的本质,这件事的本质是法,是私法与国法的争锋。
如果这件事没有我的介入,你说结果会如何?”
“国法……输给私……法?”
李倩一字一顿的回答道。
“没错,就是国法输给私法,但这是对的吗?肯定不对,所有的法外之法都是不法,这等同国中之国,等同造反。
李倩你给我记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同样国也无二法!”
国无二法!
四个字猛然敲击着李倩的内心,仿佛如洪钟大吕,令人振聋聩,他本就是皇族,虽然落魄那眼界和心性也不是一般人能比,他自然也想的更多。
「小小的一件事,反映的居然是国之根本,以小见大,师尊之境界与我真如高山仰止。
同时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国法都不能被遵守,这等同于动摇国本,可是宗族私法被大多数的人遵守,往往凌驾于国法之上,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不对!
师父既然提出此事,或许……」
李倩起身伸展衣袖,恭恭敬敬的朝张小川施了一礼:“师父,宗族之法根深蒂固,虽然古往今来都知道其损害国法,可是徒叹奈何。
还请师父教我,如何匡扶社稷正我国法!”
“这个简单,保护我方刘寡妇……”
“啊!”
李倩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见李倩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张小川只得正经道:“开个玩笑,那话怎么说的执法先普法,人人懂法,国法自然也就能够很好的执行了。”
“是……是这样吗?弟子愚钝。”
“那我问你,律法是干什么的。”
律法虽然就在身边,时刻都有其相关的存在,但突然说律法是干什么的还真没有头绪。
李倩思考了一下才说道:“律法是用来惩罚违法犯罪的人。”
“这么说好像也没错,但不精确。
法律的作用是保护,用于限制一些危害国家和个人的行为。
那么相对的,被保护的人就会拥护法律。
比如刘寡妇她就受益于大唐律才拥有继承其夫的田产,所以刘寡妇她会不会拥护大唐律?”
“会,所以师父是说如果人人懂法,他们就知道律法能带给他什么利益,同时也知道做哪些事会被惩罚,这就能更好的依法治国。”
张小川满意的点头:“不错,孺子可教。”
“师父,弟子还有疑问。
这个说法是没错,可是要想人人懂法这就需要大量识文断字的人去传播律法,可是这又哪来的那么多读书人。”
“那就要普及教育,让人人都能读书。”
李倩追问:“这如何可能,读书所需财货甚多,如何能人人读书?”
张小川反问道:“那你待在蜀州工业园区有没有做到人人读书?”
“这……虽然是人人读书,可那些工人学的那都是与匠人……有……”
“怎么不说了?虽然他们学的内容是如何更好生产的知识,但是也实实在在学了识字,如今除了蒙童,还有目不识丁之辈吗?”
李倩仍旧心存疑虑道:“可那是因为师父带来的新技术,这在别的地方……”
张小川玩味的看着李倩,李倩如醍醐灌顶般,双眼冒光道:“对啊,如果把师父的技艺在全大唐推行,那不是人人都能读书了。
可是……”
说着李倩光的眼睛又暗淡了:“只怕这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