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学方法。
他证明了一个更一般的几何化猜想,而庞加莱猜想只是其中一个特例,而用到的核心工具,就是里奇流。
里奇流是一个偏微分方程,是由理查德*哈密顿提出,它描述了一个几何形状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化,相当于几何里的“热扩散方程”。
佩雷尔曼的证明思路,一共用到了六步,第一步,从拓扑学到几何学;
第二步,对这个流形施加里奇流。
第三步,处理奇点,这也是整个证明思路中最难被人理解的部分,不能确定,也无法证伪。
所以,这个猜想,尽管早在2002年就可能被佩雷尔曼证明了出来,但是,一直到现在,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也没有完全理解和认可他的证明,至今仍存在争议。
第四步,持续流动与终结。第五步,最终的分类。第六步,应用于庞加莱猜想。
然而,看到佩雷尔曼这个天才的证明思路,林东升瞬间惊为天人。
这才是天才的思维,这才是天才的能力,这才是天才的手笔,这绝对是一场宏大的战略胜利!
他没有直接攻击拓扑问题,而是用创造性的想法,为众人理解所有三维空间的形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类框架。
于是,林东升一头扎进了数学的海洋里,开始为佩雷尔曼的证明,提供更多修修补补的证明思路。
这也第一次让他意识到,即使没能力攻克那些各种伟大的难题和猜想,哪怕只是为别人的证明思路提供旁证和注解,添砖加瓦,也同样意义非凡。
谁规定天才就一定要解决问题,一个天才能理解另一个天才的伟大思路,能将另一个天才的证明,转化成所有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思路,也是功德一件!
林东升觉得,佩雷尔曼的数学才华和数学功绩,不应被这些平庸的数学家们所埋没。
所以,林东升灵感不断,奋笔疾书,努力将自己的激情,投入到美妙的数学证明中。
这一忙,就直接忙到了天亮。
当他长吁一口气,收回思绪时,才看到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无比憔悴地坐在床边的苏文浅。
“你啥时候起床的?”林东升问道。
“我压根就没睡。”苏文浅无语道。
“……那你为啥不去睡觉,我是有事在忙,你又没什么事。”林东升也颇为无语。
“我本来想看看你在忙些什么,后来想着等你忙完再说,谁知道会等到天亮啊……这是你送给我的翡翠手镯吗?”苏文浅扬了扬手腕上的东西,打起精神问道。
“当然啊,好看吗?花了整整一百万呢。”林东升。
“你现在哄我,就只知道砸钱吗?”苏文浅无奈地说道。
“我发现有钱后,哄人真难,我花钱吧,你觉得我只会花钱,花的钱还只是九牛一毛,我不花钱吧,你又觉得我这么多钱,连钱都舍不得为你花。”林东升吐槽道。
“我可没这么说……手镯我很喜欢呀,就是太贵了,有点不敢戴,怕不小心摔坏了。”苏文浅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
“没事,摔坏了可以再买,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因为完美地证明了佩雷尔曼的证明思路,林东升现在的心情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