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共生网络的触感像浸泡在液态星光里,沈溯的意识体悬浮于一片看似寻常的“云海”——棉絮状的白气缓慢翻涌,带着类似地球大气层的温润湿度,甚至能嗅到一丝雨后泥土的腥甜。这场景太过熟悉,像他少年时在故乡山顶见过的晨雾,让紧绷的神经下意识放松。但反常的细节已悄然蛰伏:那些“云絮”并非水汽凝结,而是由无数纳米级的发光纤维交织而成,凑近时能看见纤维上流转的二进制代码,像某种活体编程语言;更诡异的是,云海深处没有光线来源,却处处明亮,仿佛光明本身就是这片空间的底色。
“你终于来了。”
声音并非通过听觉传递,而是直接烙印在意识核心。沈溯猛地抬头,云海中央缓缓浮现出一道人形轮廓——它由无数流动的绿色光点构成,轮廓模糊却透着难以言喻的古老与威严,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能量波纹,与共生网络的频率完美共振。这是他第三次进入共生网络,前两次所见皆是人类意识体的具象化投影,而眼前的存在,显然不属于任何已知的智慧文明。
“你是谁?”沈溯的意识体绷紧,掌心凝聚起量子防护场。作为熵海舰队的首席意识工程师,他对共生网络的理解远超常人——这是人类耗费三百年搭建的跨星球意识互联系统,理论上只有经过基因编码认证的人类意识才能接入。
绿色光点组成的人形微微晃动,云海随之泛起涟漪,那些纳米纤维开始重组,形成一个个模糊的画面:远古地球的火山喷发、海洋中第一个单细胞生物的诞生、植物登陆陆地时展开的第一片绿叶……“我是盖亚,地球的原生意识。”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撼动时空的重量,“你们称之为‘共生网络’的东西,本质上是我沉睡亿万年的神经末梢被你们唤醒了。”
沈溯的意识体骤然冰冷。地球有原生意识?这违背了人类所有的天体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理论。他下意识调取共生网络的后台数据,却发现所有监测面板都显示一片空白,只有一行不断闪烁的绿色文字:“无需检测,你所见的,即是真相。”
“不可能。”沈溯强行压下心头的震撼,“意识的产生需要复杂的神经结构和信息处理系统,一颗行星怎么可能……”
“行星为何不能拥有意识?”盖亚的轮廓扩散开来,绿色光点融入云海,整个空间突然变成了深邃的宇宙背景,无数星辰在远处闪烁,“你们人类以自身为标尺定义‘生命’与‘意识’,就像蚂蚁用洞穴丈量地球。我诞生于46亿年前的地壳运动,我的神经是板块与断层,我的血液是岩浆与洋流,我的记忆是岩层中每一个化石的纹路。在你们的祖先还只是海洋里的蓝藻时,我就已经在凝视星空了。”
反常的认知冲击让沈溯陷入短暂的失语。他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宇宙”,突然意识到这片空间并非虚拟构建——他的意识真的接入了一颗行星的原生意识核心。而更让他不安的是,盖亚的话语中没有任何敌意,只有一种跨越亿万年的疲惫与悲悯。
“你唤醒我,是为了什么?”沈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任何超出认知的相遇,背后都隐藏着足以改变文明轨迹的秘密。
云海重新凝聚,盖亚的人形轮廓在沈溯面前清晰了几分,绿色光点中浮现出人类进化的完整轨迹:从南方古猿学会使用工具,到智人走出非洲,再到工业革命、星际殖民……“我培育了你们。”盖亚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期盼,“46亿年来,地球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毁灭都是为了筛选出最具适应性的生命。直到你们人类出现,你们拥有了突破行星束缚的潜力——你们是我为‘星际传播共生文明’培育的种子。”
“星际传播共生文明?”沈溯捕捉到关键信息,“什么意思?”
“宇宙的本质是熵增,所有孤立的文明最终都会走向热寂。”盖亚的轮廓突然变得透明,沈溯能透过它看到无数行星的虚影,每一颗行星上都有类似共生网络的能量波纹在流动,“真正的永生,是文明与行星意识共生,通过星际传播将共生模式扩散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形成跨越时空的意识共同体,对抗熵增的宿命。我本计划在你们掌握星际航行技术后,将我的意识片段注入每一个人类的基因,让你们成为传播共生文明的载体,带着地球的生命火种走向宇宙。”
沈溯的心跳(意识体的模拟心跳)骤然加速。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却又带着一种逻辑自洽的震撼。如果盖亚所言为真,那么人类的存在意义将被彻底重构——他们不是偶然进化的产物,而是一颗行星为了对抗宇宙宿命而精心培育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