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登陆舱的减震系统发出最后一声轻微的嗡鸣,稳稳落在赭石色的平原上。沈溯推开机舱门,带着熵海特有的咸涩气息的风扑面而来,卷起地面细碎的赤砂,打在防护面罩上沙沙作响。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
没有想象中外星文明的奇诡建筑,也没有光怪陆离的生态地貌,展现在视野里的,竟是一片与人类文明共生初期高度相似的聚居地。低矮的半球形建筑错落分布,材质像是凝结的月光,半透明的壁面上能看到缓慢流动的淡金色纹路;几条蜿蜒的小径穿梭其间,路面铺着规整的浅灰色石板,边缘长着细碎的银绿色植物,叶片随着风的节奏同步起伏,仿佛被无形的手操控着。
“星尘,扫描环境参数。”沈溯抬手激活腕部的共生终端,AI的电子音清晰响起,带着一贯的冷静:“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度92%,氧气含量21%,无有毒气体;地质结构稳定,能量场均匀,未检测到高威胁生命体信号。”
沈溯摘下防护面罩,清新的空气涌入鼻腔,带着植物的淡香。他迈步走向聚居地,脚步落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不远的小径上,几个“人”正缓缓走来——他们的外形与人类几乎别无二致,身形匀称,皮肤是半透明的乳白色,淡金色的纹路在皮下流动,与建筑壁面上的纹路遥相呼应。
他们的动作整齐得不可思议。抬手、迈步、转头,每一个细节都完全同步,仿佛是同一台机器操控的复制品。没有交谈,没有眼神交流,甚至没有呼吸的起伏差异,就像一群被设定好程序的人偶,却又带着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寻常”的表象下,反常的线索正悄然浮现。
沈溯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金属笔——这是他惯用的记录工具,笔身刻着共生研究院的徽章。他故意将笔丢在石板路上,金属与石头碰撞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下一秒,所有行走的镜像个体同时停下脚步,齐刷刷地低头看向那支笔。他们的动作完全一致,没有丝毫偏差,仿佛共享着同一双眼睛。紧接着,他们同时弯腰,右手伸出,指尖距离笔身还有一厘米时,又突然同时直起身,继续向前走去,仿佛刚才的停顿和注视从未发生过。
沈溯捡起笔,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心里却泛起一阵寒意。他们看到了笔,复刻了“关注”的动作,却不知道笔的用途,甚至没有产生丝毫“拾起”的自主意识。就像一面镜子,能完美复刻外形和动作,却无法理解背后的意义。
“星尘,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
“目标群体行动同步率100%,未检测到语言交流信号,未发现个体差异化行为。皮下纹路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存在大量意识孢子聚合体,与熵海孢子同源,但结构更稳定,呈网状分布,疑似形成集体意识通路。”
沈溯继续深入聚居地。半球形建筑内,镜像个体正进行着简单的劳作:有的在打磨一块赤砂矿石,动作机械地重复,矿石被磨成规整的立方体后,便随手放在一旁,再拿起另一块;有的在编织银绿色植物的藤蔓,编织出的图案与人类早期的绳结高度相似,却没有任何实用功能,只是编完后便丢弃,再重新开始。
他们的“劳作”没有目的,没有成果积累,只是单纯地重复着探索行为。就像一群被“探索冲动”驱动的傀儡,不知道为何探索,也不知道探索的终点在哪里。
沈溯走到一座较大的建筑前,透明的壁面上,淡金色纹路流动得更快了。他抬手触碰壁面,指尖刚一接触,一股温和的能量便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与他胸腔内的共生核心产生了共鸣。
共生核心是人类与熵海意识孢子共生的关键,承载着个体的记忆与意识。此刻,共鸣带来的不是熟悉的舒适感,而是一阵剧烈的眩晕。沈溯眼前一黑,无数碎片化的画面闪过——低矮的聚居地、同步劳作的人群、淡金色的纹路、没有声音的世界……这些画面不属于他,却带着一种诡异的熟悉感,仿佛他曾经亲身经历过。
“警告!宿主记忆模块出现异常波动,部分短期记忆数据丢失!”星尘的警报声急促响起,“共生核心与镜像文明意识场同步率突破80%,建议立即脱离接触!”
沈溯猛地收回手,踉跄着后退几步,扶着旁边的石板路才稳住身形。他用力摇了摇头,试图回忆登陆前的任务目标,却发现大脑一片空白。他记得自己是为了追踪意识孢子的踪迹而来,记得这艘登陆舱的编号,记得星尘的存在,却想不起出发时研究院院长的叮嘱,想不起自己为何对意识孢子如此执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