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悬在生物记忆接口的冷金属面板上,触感像按在一块刚从极寒星带取回的陨石——冰凉,却隐隐透着生命的脉动。实验室的环境灯是标准的冷白色,均匀洒在排列整齐的培养舱上,舱内漂浮的淡蓝色生物凝胶里,无数细微的光点正随着某种节律明灭,像被捕获的星尘。这是联盟科学院最常规的生物实验室场景,通风系统低鸣,仪器运行的嗡声稳定得近乎催眠,一切都符合“安全、有序”的科研准则。
但反常的细节就藏在这份寻常里。
沈溯的视网膜上,联盟科学院的标准时间显示为星元372年4月17日09:47,可他左手腕上的私人计时器却固执地停留在09:33,秒针纹丝不动,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定格。更诡异的是培养舱里的生物凝胶,按照理论模型,光点的明灭频率应与接入的共生记忆强度呈正相关,此刻显示面板上的强度数值明明处于基准线,那些光点却突然爆发出一阵不规则的闪烁,频率快得几乎连成了线,像在传递某种紧急信号。
“沈教授,生物记忆模块的同步率稳定在98.7%,技术记忆接口无异常,防御矩阵的能量输出曲线……等等,”助手林夏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能量曲线出现了三次微幅波动,来源不明,不是反共生记忆的侵蚀,更像是……从矩阵内部渗出来的。”
沈溯没有回头,目光锁定在中央控制台的全息投影上。那是“跨维度记忆防御矩阵”的核心模型,无数条银色的能量束交织成三维网格,网格的节点上镶嵌着不同颜色的光核——蓝色是地球文明的共生记忆,代表着语言、协作与对星空的向往;红色是卡拉克文明的火种记忆,记录着他们在恒星坍缩中重建家园的坚韧;紫色是泽诺文明的共生编码,蕴含着超越碳基生命的逻辑美学。这些来自不同星系、不同形态的文明记忆,此刻正按照苏晓留下的算法,转化为抵御反共生记忆的防御能量,像一张覆盖整个联盟星域的无形护盾。
这场景本该是科研突破的见证,是“共生记忆转化为防御力量”的绝佳证明,可沈溯的后颈却泛起一阵寒意。他伸手触碰全息投影中的蓝色光核,指尖穿过光影的瞬间,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碎片突然涌入脑海——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麦田,麦浪翻滚,阳光温暖得有些不真实,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麦田中央,背对着他,轻声说着什么。这段记忆太过清晰,清晰得不像数据模拟,反而像亲身经历,可沈溯很清楚,他从未去过这样的地方,联盟的星图里也没有任何一颗行星拥有如此大面积的天然麦田。
“林夏,调取矩阵能量波动的原始数据,重点分析波动发生时的生物记忆接入日志。”沈溯的声音很稳,但指尖的微凉却在蔓延。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三秒,传来的不是数据读取的提示音,而是林夏带着困惑的低语:“教授,日志是空的。刚才那三次波动,没有任何数据记录,就像……从未发生过。”
沈溯转身看向实验室的观察窗。窗外是联盟科学院的中央广场,悬浮车按照固定航道有序穿梭,科研人员三三两两走过,谈笑风生,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那些人的动作似乎慢了半拍,笑容也有些僵硬,像被设定好程序的人偶。更让他心惊的是,广场中央的纪念塔——那座为了纪念第一次反共生记忆防御战胜利而建的高塔,塔尖的能量灯本该是恒定的金色,此刻却在他眨眼的瞬间,闪过一丝极淡的紫色,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猛地抬手揉了揉眼睛,再看时,纪念塔的能量灯又恢复了金色,一切如常。
“是疲劳过度产生的幻觉吗?”沈溯自语。为了搭建防御矩阵,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七十二小时,生物记忆与技术记忆的高强度整合确实会对神经中枢造成负荷。他走到休息区,拿起桌上的营养剂,拧开的瞬间,却发现营养剂的颜色变了——本该是透明的营养液,此刻竟泛着淡淡的蓝色,和培养舱里的生物凝胶颜色一模一样。
“林夏,你桌上的营养剂是什么颜色?”沈溯立刻问道。
“透明啊,教授,”林夏的声音带着笑意,“您不会是熬糊涂了吧?标准营养剂都是透明的,除非过期变质,可咱们实验室的都是最新批次。”
沈溯看着手中泛着蓝光的营养剂,瓶身上的生产日期清晰地印着星元372年4月15日,确实是最新批次。他将营养剂凑近鼻尖,没有任何异味,只有营养剂特有的淡淡腥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仰头喝了下去,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没有任何异常,可刚才那段麦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