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则主张将所有人类的意识融合,形成统一的“共生意识”,以对抗熵增带来的文明消解。三年前,他因为在个体意识研究上的突破被逆熵派吸纳,成为“个体意识锚点技术”的核心研发者之一,而他的父亲,正是当年共生派的创始人之一,却在意识融合实验中离奇失踪。
“把刚才的原始数据备份,不要告诉任何人。”沈溯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另外,帮我查一下,最近有没有共生派的人试图接触第七区的锚点矩阵。”
林夏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博士,你怀疑……刚才的异常和共生派有关?他们想通过你的锚点,入侵逆熵派的系统?”
沈溯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落在生物舱浑浊的营养液上,红色的物质正在缓慢沉淀,形成细小的晶体。那晶体的形状,竟和他记忆中父亲书房里的某块玉石一模一样。他忽然想起刚才那道影子的低语——“他们在修改锚点……所有的记忆都是牢笼……”
难道,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个体意识锚点,从一开始就是被设计好的?
接下来的三天,沈溯没有再进行锚点校准。他表面上继续着日常的研究工作,暗地里却在调查那次异常波动的真相。林夏带来了调查结果:最近三个月,确实有匿名的授权人员多次访问锚点矩阵的后台数据,访问权限来自逆熵派的高层,无法追踪到具体个人。
“而且,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林夏将一份加密文件传输到沈溯的个人终端,“最近半年,所有逆熵派核心成员的锚点强度都在缓慢上升,只是大家的增幅都在10%以内,所以没人在意。但你的增幅,是最快的,尤其是这次异常之后,基础强度已经稳定在45%了。”
沈溯打开个人终端,看着屏幕上的数据,陷入了沉思。个体意识锚点的强度,理论上应该与记忆碎片的独特性成正比,保持在30%-50%是最安全的范围,超过70%就可能导致意识与现实脱节,陷入永久的记忆循环。而他的锚点强度,正在不受控制地增长。
这天晚上,沈溯独自来到第七区的观测塔。观测塔的顶端是一块巨大的透明穹顶,透过穹顶可以看到外面被熵雾笼罩的天空,偶尔有泛着荧光的流星划过,那是被熵增吞噬的星体残骸。他靠在穹顶的边缘,调出父亲留下的唯一一份研究笔记。
笔记的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一个旋转的旋涡,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共生不是融合,而是吞噬。个体意识的独特性,是对抗熵增的唯一钥匙。锚点不是防护,是坐标。”
沈溯盯着那个符号,忽然想起记忆碎片中流淌的数据流,那些数据流汇聚的形状,正是这个旋涡符号。他伸手触摸屏幕上的符号,指尖传来一阵轻微的电流感,终端屏幕突然黑了下去,紧接着,一行红色的文字缓缓浮现:“你已经被标记,共生核心正在定位你的锚点。”
就在这时,观测塔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暗红色的光芒。沈溯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猛地转身,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门口——是逆熵派的首席科学家,陈默。
陈默穿着白色的科研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手中拿着一个黑色的仪器:“沈博士,深夜独自在这里,是在研究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沈溯握紧了手中的终端,警惕地看着他:“陈首席,这么晚了,你怎么会来观测塔?”
“当然是为了你。”陈默缓步走近,笑容依旧温和,眼神却透着一丝诡异,“你的锚点出现了异常波动,我很担心。毕竟,你是逆熵派最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不,应该说,是‘共生核心’最需要的坐标。”
沈溯的心猛地一沉:“你是共生派的人?”
“可以这么说。”陈默停下脚步,举起手中的仪器,“其实,逆熵派和共生派,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人类文明在熵增的宇宙中延续下去。只不过,逆熵派负责筛选出最强大的个体意识锚点,而共生派,则负责将这些锚点融合,形成对抗熵增的终极武器。”
“筛选?”沈溯的脑海中闪过父亲的笔记,“所以,你们一直在修改逆熵派成员的锚点,观察我们的意识反应?我父亲的失踪,也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个秘密?”
“你父亲很聪明,但他太固执了。”陈默叹了口气,“他创造了共生理论,却坚持认为个体意识不可侵犯,试图阻止共生核心的启动。所以,我们只能将他的意识封存,作为第一个锚点坐标。而你,继承了他的基因和意识特质,是最完美的第二个坐标。”
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