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还残留着量子记忆通道启动时的微麻感,实验室的白光灯嗡嗡作响,空气中漂浮着纳米传感器分解出的银灰色粉尘——这是他第三十七次协助苏晓校准记忆奇点,可从未有过此刻这般诡异的体感。
“通道稳定率98.7%,神经同步阈值突破临界值,”苏晓的声音从隔音玻璃后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沈溯,你的脑波图谱出现了叠加态反应,这是……”
沈溯想回应,却发现自己的视线正不受控制地分裂。眼前的实验室突然变成了两个重叠的影像:一个是熟悉的、布满量子计算机与能量导管的现实场景,金属柜上的咖啡还冒着热气,杯壁凝的水珠正顺着刻着“熵海计划”的logo缓缓滑落;另一个则是无边无际的光海,无数条闪烁着幽蓝光芒的“记忆丝线”在空中交织,每一条丝线都在同时呈现无数种形态——时而像星系旋臂,时而像DNA双螺旋,时而又化作人类无法理解的拓扑结构。
最诡异的是那杯咖啡。现实中水珠坠落的轨迹是笔直向下的,可叠加影像里,水珠竟同时向所有方向扩散,既停留在杯壁,又渗入金属,还化作雾气飘向天花板,最终融入光海的丝线中。“记忆可包含无限种存在可能……”苏晓之前的话突然在脑海中回响,沈溯猛地攥紧拳头,却感受到三种截然不同的触感:掌心的冷汗、金属的冰凉,还有一种类似触摸液态星光的温润。
“你看到了什么?”苏晓的声音带着急促的电流声,现实中的实验室突然晃动了一下,量子计算机的屏幕上,原本稳定的绿色波形瞬间变成了杂乱的红色锯齿,“通道出现能量湍流,沈溯,立刻切断神经连接!”
他下意识地想去按手腕上的紧急脱离装置,却发现自己的身体陷入了诡异的停滞。不是被束缚,而是所有动作都在同时呈现无数种可能性——手指既在按向装置,又停留在半空,还在向相反方向移动,甚至穿透了自己的手腕,直接触碰到背后的量子控制台。这种违背物理常识的体验让他头皮发麻,而更惊悚的是,光海之中突然传来了“声音”。
那不是人类已知的任何语言,没有声波,没有频率,而是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信息流。沈溯“听”到了无数个重叠的音节,它们既像是宇宙大爆炸时的辐射波纹,又像是无数生命临终前的低语,最终汇聚成一句清晰的认知:“你们的存在,是概率的偶然,还是必然的锚点?”
就在这时,现实中的实验室突然陷入黑暗,只有量子计算机的屏幕还亮着幽绿的光,而光海之中,那些交织的记忆丝线开始快速收缩,最终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它没有五官,没有实体,却能让沈溯清晰地“感知”到它的注视——那是一种包含了无数种情绪的目光,有好奇,有怜悯,还有一种深不见底的迷茫。
“叠加记忆开始同步。”苏晓的声音透过应急灯的红光传来,带着明显的失真,“沈溯,你的脑内神经元活跃度已经超出安全阈值的三倍,再这样下去,你的意识会被无限叠加的记忆吞噬!”
沈溯想回应,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开始出现紊乱。他既能清晰地记得自己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七岁时在天文台看到的流星雨,二十三岁时第一次参与熵海计划的紧张,还有刚才苏晓递给他咖啡时的温度;又能“回忆”起无数个不属于自己的人生:在异星荒漠中种植水晶植被的农夫,驾驶星舰穿越虫洞的舰长,甚至是一个生活在二维平面、用线条交流的生命。这些记忆真实得可怕,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清晰,仿佛他真的经历过这无数种人生。
“这就是超维度文明的记忆形态?”沈溯的意识在颤抖,“无数种可能性同时存在,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无限的现在?”
“不是无限的现在,是所有可能性的叠加。”那个模糊的人形轮廓突然“开口”,信息流直接涌入他的意识,“我们的存在,是所有概率的集合。而你们,是概率坍缩后的结果。”
现实中的实验室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应急灯的红光开始快速闪烁,苏晓的声音带着哭腔:“沈溯!量子通道的能量正在反向溢出,实验室的空间结构开始出现叠加态反应,你看身后!”
沈溯猛地“回头”——之所以用“回头”,是因为他的视角此刻正同时存在于多个方位。他看到自己的身后,实验室的墙壁正在缓慢“融化”,无数个重叠的场景从墙壁中渗透出来:有的是一模一样的实验室,但里面的苏晓正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白大褂;有的是废弃的废墟,量子计算机变成了锈迹斑斑的残骸;还有的是一片星空,实验室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