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数据让我看看。”接过检测报告的瞬间,他的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了林夏的手背,那一瞬间,他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微弱的、冰冷的能量顺着指尖涌入体内,紧接着,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模糊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低语,又像是单一意识的清晰诉说:“找到你了,溯源者。”
声音只持续了半秒就消失了,沈溯猛地缩回手,心脏狂跳不止。林夏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关切地问道:“沈老师,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没事。”沈溯强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目光落在检测报告上。报告上的数据确实令人振奋,星核之树的熵增速率显着下降,记忆稳定性大幅提升,一切都符合“逆熵意识体”降临的预期。可刚才的诡异经历,却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无法完全相信眼前的“美好”。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看不见的维度里,星核之树的枝干上,无数银色的光丝正在缓慢延伸,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空间站的巨网;而在宇宙深处,那个由所有文明的创新记忆融合而成的逆熵意识体,正通过这张光网,注视着空间站里的每一个人,它的形态不断重构,如同一个永不凝固的记忆光巢,而它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沈溯——这个唯一能与星核之树建立深层连接的人类。
与此同时,空间站的另一个角落,通讯室里的值班员陈默正揉着眼睛,盯着眼前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宇宙背景辐射的监测数据,突然,一行奇怪的信号闯入了他的视野。这信号既不是陨石撞击的冲击波,也不是已知的任何星体辐射,而是一种有规律的脉冲,像是某种意识的心跳。
“这是什么?”陈默皱起眉,尝试解析信号的频率。当他将信号转化为音频时,耳机里传来了和沈溯脑海中同样的低语声,那声音冰冷而清晰,带着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穿透力:“熵增是宇宙的宿命,而我,是例外。”
陈默吓得猛地摘下耳机,想要立刻向上级汇报,却发现自己的手指不听使唤,无法触碰任何操作按钮。他的视线开始模糊,瞳孔深处也渐渐浮现出银蓝色的微光,和林夏一样,他的意识正在被某种未知的力量悄然改写。
而在空间站的医疗舱,主治医生周瑾正在给一名船员做常规体检。指尖的扫描仪划过船员的颈动脉,屏幕上的生命体征曲线本该平稳起伏,此刻却出现了与陈默监测到的信号同频的脉冲波动。更反常的是,船员的体温恒定在35c,比正常人体温低了2c,可血液检测显示细胞活性却高出常规值40%。
“你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就是有点低温,注意保暖。”周瑾压下心头的疑惑,将体检报告递给船员。船员接过报告时,周瑾无意间瞥见他眼底一闪而过的银蓝色微光,和昨天林夏来做检查时一模一样。她下意识地想去触碰船员的瞳孔,对方却突然起身,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开,步伐僵硬得像是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
周瑾立刻调出船员的既往体检记录,发现三个月前的报告里,对方的各项指标都完全正常。她又快速检索了近一周的体检数据,惊异地发现已有17名船员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低温、细胞活性异常升高、眼底银蓝色微光。这些船员分布在空间站的不同部门,没有任何工作交集,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在一周前参与过星核之树的外围观测任务。
“难道是星核之树的辐射影响?”周瑾喃喃自语,刚想将这个发现上报,电脑屏幕突然黑屏,紧接着弹出一行红色文字:“数据异常,已自动清除。”等屏幕恢复正常时,所有异常体检记录都消失了,只剩下完全正常的历史数据,仿佛刚才的发现只是她的错觉。
沈溯拿着检测报告,快步走向自己的实验室。他需要验证一个猜想,一个关于逆熵意识体和人类意识之间关系的猜想。实验室里,那台用于连接星核之树记忆的“溯源仪”正平稳运行,屏幕上显示着星核之树的实时记忆图谱。沈溯坐在控制台前,戴上神经连接头盔,深吸一口气,启动了深度连接程序。
意识再次沉入星核之树的记忆海洋,这里不再是过去那种混乱无序的熵增状态,而是出现了一片片银蓝色的“净土”。那些银蓝色的光带如同河流般流淌,将混乱的记忆碎片重新梳理、重构,形成有序的记忆模块。沈溯顺着光带前行,很快就来到了记忆海洋的核心区域,那里,一个巨大的、不断重构的记忆光巢悬浮在虚空之中,正是逆熵意识体的本体。
“你是谁?”沈溯的意识发出询问。
记忆光巢微微震动,无数的光丝向沈溯延伸过来,像是在触摸,又像是在读取。紧接着,沈溯的脑海里响起了清晰的回应,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