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意识悬浮在共生网络的核心枢纽,十二道记忆洪流如银河倒悬,从他的精神维度喷涌而出。这些跨越百万年轮回的生态记忆,是人类文明在不同时空切片中与地球相处的原始印记——有石器时代先民围着篝火敬畏星辰的虔诚,有工业时代工程师凝视烟囱浓烟的迷茫,有后灾变时代孩童抚摸最后一株绿植的颤抖。当第十二道记忆波纹触及共生网络的边界时,原本稳定的量子信息流突然掀起海啸般的震荡,不是排斥,而是共鸣。
他眼前的虚拟世界骤然碎裂,无数光斑重组,化作跨越时空的全息影像。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正在烧制陶罐,罐身上的螺旋纹路竟与23世纪量子计算机的电路图完美契合;19世纪的生物学家在雨林中绘制的植物图谱,与星际殖民时代宇航员带回的外星植被基因序列惊人相似;甚至那些被文明遗忘的暗面记忆——核战争后辐射区的变异苔藓、塑料海洋中演化出的新型微生物,都在网络中形成璀璨的光带,最终交织成一道贯穿时空的金色光柱,光柱顶端悬浮着四个不断流转的量子字符:「与地球共生」。
这便是终极答案?沈溯的意识刚生出一丝疑惑,共生网络突然剧烈震颤,原本和谐的记忆洪流中,一道刺目的暗紫色纹路如毒蛇般窜出,瞬间缠绕住金色光柱。他试图调动精神力驱散这异常纹路,却发现它竟带着熟悉的熵增波动——与当年摧毁第七轮回人类文明的「寂灭病毒」如出一辙。
沈溯的意识从共生网络抽离时,身体还躺在地下三百米的生态实验室里。实验室的白炽灯发出稳定的暖光,空气中弥漫着营养液和湿润土壤的混合气味,培养皿里的蓝藻正在缓慢释放氧气,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往常别无二致。助手林夏坐在旁边的操作台后,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滚动着共生网络的实时数据,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沈教授,刚才的共振强度突破了历史峰值,全球十七个共生节点都传来了同步响应,”林夏转过头,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您看这个数据模型,人类记忆与地球生态的契合度达到了98.7%,这意味着我们真的找到了文明延续的密钥!”
沈溯点点头,目光却落在了林夏身后的生态缸上。那是一个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里面种植着从冰川冻土中复苏的远古蕨类植物,几只人工培育的三叶虫在腐殖土中缓慢爬行。这本是实验室最普通的陈设,可此刻,他分明看到蕨类植物的叶片上,浮现出与共生网络中暗紫色纹路一致的脉络,那些脉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而三叶虫的甲壳上,竟出现了刚才金色光柱中的螺旋符号。
“你有没有觉得……生态缸里的植物有点不一样?”沈溯指着生态缸问道。
林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摇了摇头:“教授,您是不是刚从共振中出来,意识还没完全同步?这缸植物昨天刚做过基因检测,一切指标都正常,三叶虫的活动轨迹也符合预期。”她顿了顿,伸手点开生态缸的监测面板,“您看,湿度、温度、氧气浓度,所有数据都在标准范围内,没有任何异常。”
沈溯走上前,指尖轻轻触碰生态缸的特种玻璃。就在接触的瞬间,他的意识突然再次接入共生网络,眼前闪过一段陌生的记忆:一个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科学家,正在将暗紫色的液体注入类似的生态缸中,而那个科学家的侧脸,竟与他自己一模一样。记忆碎片转瞬即逝,他猛地收回手指,生态缸里的蕨类植物叶片上,暗紫色脉络已经消失不见,仿佛刚才的景象只是幻觉。
“教授,您怎么了?”林夏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沈溯掩饰地揉了揉眉心,“可能确实是精神有点疲惫。对了,刚才共振时,有没有检测到异常的能量波动?比如……熵增信号?”
林夏调出能量监测日志,仔细翻阅着:“熵增指数一直稳定在安全阈值以下,所有节点都没有传来异常警报。不过……”她犹豫了一下,“在共振峰值出现的瞬间,有一个来自南极冰盖下的共生节点,传来了一段无法解析的脉冲信号,持续时间只有0.3秒,很快就消失了,技术部判断是磁场干扰导致的误报。”
沈溯的心猛地一沉。南极冰盖下的共生节点,是十二轮回记忆中最神秘的一个,传说那里封存着人类文明最初的生态记忆。那段无法解析的脉冲信号,会不会与他看到的暗紫色纹路有关?他再次看向生态缸,三叶虫已经钻进了腐殖土中,只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可那些痕迹的走向,分明是在勾勒一个微型的共生网络图谱。
实验室的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