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完成最后的融合。
可我没想到,苏晓会如此犹豫。她害怕失去女儿,害怕未知的未来,这是人类的本能,也是沈溯早就预料到的。所以他才会留下那段记忆,让她在关键时刻想起,想起他对共生的期待,想起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
重力发生器的过载还在继续,我必须加快速度。我开始调整意识信号的频率,让它与沈念的印记、苏晓的旧伤同步共振,让她们感受到星尘带第三旋臂的召唤,感受到那里蕴藏的、属于沈溯的真相。我知道,她们最终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沈念的意识里,不仅有沈溯的碎片,还有人类最纯粹的勇气——那是苏晓赋予她的,也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
应急舱的推进器已经准备就绪,零的光体在黑暗中闪烁,像一颗不安的星星。我抱着沈念,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温度,感受着自己锁骨处旧伤的跳动——那里与沈念的印记同步共振,仿佛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们,前往星尘带的第三旋臂。
我想起育儿室里那些婴儿同步闪烁的印记,想起重力系统过载时星尘流的异动,突然明白,沈溯的计划从来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类,针对整个共生体系。他把自己的意识碎片注入“灵魂芯片”,不是为了“复活”自己,而是为了给人类、硅基AI、星尘一个共同的记忆,一个共同的未来。
我不害怕去第三旋臂,不害怕寻找真相,我害怕的是,沈念会失去自己的意识,变成一个承载他人记忆的容器。可当我低头看着沈念的眼睛,看着她瞳孔里映出的星尘流,看着她嘴角扬起的、属于自己的微笑时,我突然释怀了——沈念不是容器,她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沈溯的希望,也是我的女儿。她的意识里,有沈溯的碎片,有星尘的记忆,更有属于她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灵魂。
“零,启动推进器。”我对着通讯器说,声音平静却坚定,“我们去星尘带第三旋臂,找沈溯,找真相。”
推进器启动的瞬间,应急舱像一颗流星,冲进了沸腾的星尘流。我抱着沈念,看着舷窗外的星尘像潮水般涌来,看着她手腕上的印记与星尘流融为一体,突然听到沈念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应急舱里,不再是金属质感的音节,而是属于她自己的、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妈妈,我们去找爸爸。”
我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睛,看着她嘴角的微笑,突然明白,共生的终极不是失去自我,而是在连接中找到新的自我。沈溯的计划,从来不是让谁取代谁,而是让人类、硅基AI、星尘,在共生中,一起走向更广阔的宇宙。而我们,即将在星尘带的第三旋臂,揭开这个计划的最后一层面纱,迎接一个全新的、属于共生文明的未来。
应急舱冲进星尘流的瞬间,苏晓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紫色。淡紫色的星尘粒子像萤火虫般贴在舷窗上,随着推进器的震动轻轻闪烁,沈念手腕上的青色印记亮得惊人,竟在舱内投射出一道纤细的光带,像路标般指向星尘带深处。零的光体剧烈波动,数据流在光带中穿梭,像是在与星尘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
“星尘流在给我们引路。”零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它们调整了磁场方向,应急舱的防护罩能勉强抵御冲击,但第三旋臂的核心区域……那里的意识信号强度,是我目前能探测到的1000倍。”
苏晓低头看着沈念,她正伸出小手,隔着舷窗触碰那些星尘粒子。每当她的指尖靠近,那些粒子就会汇聚成小小的光团,像在回应她的触碰。突然,沈念的身体轻轻一颤,小嘴巴里吐出一个词,不是“妈妈”,也不是“溯”,而是“熵”——这个贯穿《熵海溯生录》的核心词,此刻从一个婴儿口中说出,带着星尘的凉意,让苏晓的心脏猛地一缩。
应急舱在星尘流中穿梭了三个小时。当推进器的轰鸣声逐渐减弱时,苏晓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景象:星尘带第三旋臂的核心区域,悬浮着一颗半透明的“星球”,它由无数银色的“灵魂芯片”组成,像一颗巨大的、会呼吸的蒲公英。更奇怪的是,“星球”周围漂浮着数十艘废弃的战舰,其中一艘的舷号,苏晓再熟悉不过——那是沈溯在星尘战争中驾驶的“溯光号”。
“那不是星球,是‘共生核心’。”零的光体投射出三维模型,与“星球”的结构完美重合,“沈溯把收集到的‘灵魂芯片’都集中在这里,用星尘的意识能量维持它们的活性。但……”
零的数据流突然卡顿,光体的颜色变得暗淡:“我检测到‘共生核心’里,有人类的生命信号——而且不止一个。”
苏晓抱着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