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就感觉到布面下传来一阵细微的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里面苏醒。他猛地掀开防尘布,仪器的显示屏突然亮起,上面跳出一行绿色的数字——3.,和灵魂芯片的读数分毫不差。
就在数字出现的瞬间,沈溯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在意识深处回荡:“第七个观测样本已激活,共生意识锚定成功。”
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到身后的培养皿架,玻璃器皿摔在地上碎裂的声音与警报声交织在一起。小林惊恐地看着他:“沈哥,你怎么了?”
沈溯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视线开始模糊,眼前的实验室渐渐扭曲,变成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黑暗中漂浮着无数光点,每个光点里都映着不同的画面——有新生儿第一次看见彩虹的笑脸,有原始人抬头看见流星雨时的震惊,有天文学家发现新星系时的热泪盈眶。那些画面像潮水般涌入他的意识,每个画面的角落,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在闪烁:3.。
“这些都是‘惊奇感’的载体。”那个陌生的声音再次响起,“宇宙的常数不是天生的,是高等文明用无数次‘惊奇’浇筑而成的。而你们,是第七个被选中的文明,负责验证‘共生意识’能否承载新的常数。”
沈溯突然明白,导师临终前交给她的熵值锚定仪,根本不是人类的发明——那是高等文明留下的“观测器”,而自己和整个“逆熵派”,都只是这场宇宙实验里的变量。他挣扎着想要抓住什么,指尖却只碰到一片虚空,意识像被卷入漩涡般不断下沉,最后停在一个画面上:N-07婴儿的瞳孔里,除了细碎的光点,还映着一个模糊的身影,那个身影的轮廓,和他自己一模一样。
警报声不知何时停了,红色的应急灯缓缓熄灭,实验室重新被冷白的光线笼罩。小林蹲在地上,看着摔碎的培养皿发呆,营养液在地面上汇成小小的水洼,里面倒映着天花板上的环形光源,像一个缩小的宇宙。他回头看向沈溯,却发现实验台边空无一人,只有那台锈迹斑斑的熵值锚定仪还亮着,显示屏上的数字从3.变成了一行新的文字:“下一个惊奇,将由你见证。”
与此同时,地表的城市里,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站在天文台的屋顶,手里拿着一个和沈溯实验室里一模一样的灵魂芯片。她抬头看向夜空,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横跨在摩天大楼之间,路过的行人纷纷停下脚步,举起手机拍照,脸上带着孩童般的惊奇。女人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芯片的读数在她掌心跳动着,渐渐逼近一个新的数字——2.,自然常数e的前六位小数。
她低头看着芯片,轻声自语:“沈溯,你以为自己是实验者,其实你只是第一个‘惊奇’的容器。当所有常数都被唤醒时,人类的存在,才会真正开始。”说完,她转身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芯片的微光,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而在地下实验室的废墟里,沈溯的实验日志还停留在最后一页,屏幕上除了那组π值数据,还多了一行潦草的字迹,像是用意识直接写上去的:“共生意识不是重构存在——是存在本身,在通过我们,寻找新的形态。”字迹的末尾,画着一道小小的彩虹,彩虹的弧度,恰好与π值曲线完美重合。
小林的指尖在平板屏幕上划过,试图唤醒休眠的监控系统。地面上的营养液水洼还在反光,环形光源的倒影里突然掠过一道黑影——他猛地抬头,实验室入口的金属门正缓缓合拢,门缝里漏进的风带着地表泥土的湿气,吹得实验台边的图纸簌簌作响。
“沈哥?”他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撞出回音。熵值锚定仪的显示屏还亮着,绿色的文字在冷白灯光下泛着幽光,小林伸手想去碰仪器外壳,指尖刚靠近就被一股微弱的电流弹开,手腕瞬间麻了一片。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背,皮肤表面竟浮现出淡蓝色的纹路,像极了灵魂芯片图纸上的电路走向。这道纹路只持续了两秒就消失了,仿佛刚才的刺痛只是错觉。小林蹲下身,捡起摔碎的培养皿碎片,乳白色的营养液在碎片上凝结成细小的晶体,对着光看时,晶体里竟嵌着无数个微型的彩虹光斑。
黑暗不是纯粹的虚无。
沈溯能“看见”自己的身体还站在实验台边,小林正蹲在地上捡玻璃碎片,可他的意识却悬浮在半空中,像被泡在温水里的海绵,既沉重又轻盈。那个陌生的声音还在意识深处回荡,这次却带着细碎的电流杂音,像是隔着无数光年的信号干扰。
“第七个文明的载体意识稳定度91.7%。”声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