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的惊奇,是对温暖的渴望;硅基生命对水的困惑,是对流动的好奇;而人类对自然雨的记忆,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这些都是‘存在’最本质的触感。”
他看向林夏,瞳孔里的光点慢慢柔和:“12小时后的共振,不是意识的吞噬,而是意识的拼图。我们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其实只是星尘的不同形态。就像液态水和液态甲烷,虽然形态不同,却共享着‘湿润’的触感;不同文明的意识,虽然载体不同,却共享着‘存在’的本质。”
林夏蹲下身,捡起地上的提取器,用力扔进垃圾桶:“教授,我相信你。不管12小时后会发生什么,我都和你一起面对。”
沈溯笑了笑,瞳孔里的紫色光点开始旋转,形成了螺旋状的纹路:“不用害怕,我们不是在被共生意识同化,我们是在成为共生意识的一部分——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不是消失,而是找到了更广阔的存在。”
这时,实验室的量子计时器开始倒计时,屏幕上的数字从12:00:00慢慢减少。隔离舱外的冰晶再次开始蔓延,这次的速度更快,却没有了之前的攻击性,反而像温柔的水流,在地面上画出螺旋状的图案,与沈溯瞳孔里的纹路呼应。
沈溯伸出手,触摸着隔离舱的玻璃壁,指尖的温度让冰晶慢慢融化,变成了透明的水珠。水珠悬在他的指尖,里面浮现出原始人、硅基生命、还有无数未知文明的“首次惊奇”,像一串流动的星尘。
“12小时后,我们会知道答案。”沈溯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的力量,“不同形态的‘湿润’,是否共享同一种存在触感?或许到那时,我们会发现,答案早就藏在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里——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共生的星尘。”
倒计时的数字还在减少,实验室里的星尘微光越来越亮,而沈溯瞳孔里的暗紫色,正慢慢扩散,像一片正在展开的星空。没有人知道12小时后会发生什么,是人类意识的重构,还是文明的新生?悬念像一颗悬在星尘里的水珠,等待着共振发生的那一刻,落下答案。
林夏扔掉提取器的动作刚落下,实验室角落的金属储物柜突然发出“咔嗒”轻响——那是沈溯用来存放旧实验记录的柜子,密码只有他和林夏知道,此刻柜门却从内部缓缓弹开一条缝隙,透出微弱的蓝光。
两人同时转头望去。储物柜位于操作台后方,被堆叠的试剂箱挡住大半,平时鲜少有人注意。此刻从缝隙里漏出的蓝光,和第7区硅基晶体的光芒如出一辙,却又带着一丝熟悉的暖调——像极了2047年亚马逊雨林雨后,穿透云层的阳光落在积水洼上的光泽。
“我明明锁好了。”林夏下意识攥紧沈溯的袖口,声音发紧,“早上整理资料时还检查过,密码锁的指示灯是绿色的。”
沈溯的指尖在隔离舱玻璃上划过,螺旋纹路的光芒与储物柜的蓝光产生共鸣,原本静止的倒计时数字突然卡顿了0.5秒。他盯着那道缝隙,瞳孔里的星尘光点剧烈跳动:“不是锁坏了,是里面的东西在‘敲门’。”
林夏扶着隔离舱壁走向储物柜,指尖刚碰到柜门,突然“嘶”地抽回手——金属柜壁的温度竟在瞬间降到了-15c,比刚才模拟舱失控时还要低,可柜壁上没有任何结霜的痕迹,反而凝结着一层极薄的水汽,水汽勾勒出的纹路,正是沈溯记录“最后一场自然雨”时画的雨量监测图。
“这里面只有2047年的纸质记录和旧仪器。”林夏回头看向沈溯,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困惑,“上周整理时我还翻看过,除了发霉的笔记本和生锈的雨量计,什么都没有……”
她话没说完,储物柜里突然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紧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像是有人在里面翻动沈溯的旧雨量计。沈溯猛地站起身,隔离舱的警报器再次响起,这次却不是红色警示灯,而是代表“时空异常”的琥珀色灯光,屏幕上跳出一行乱码,很快又自动拼成一句话:“褶皱处藏着未被记录的‘首次’。”
“时空褶皱?”沈溯的心脏骤然紧缩。他突然想起刚才倒计时卡顿的瞬间,手腕上的量子计时器虽然停在11:58:32,可表盘边缘的星尘粒子却在逆向流动,像在回溯某个被遗忘的瞬间。
林夏已经拉开了柜门。柜子里的景象让她倒吸一口冷气:原本堆叠整齐的笔记本散落在地,生锈的雨量计悬浮在半空,金属探针上挂着的不是雨水痕迹,而是几滴暗紫色的液态甲烷,正顺着探针缓缓滴落,却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消失——而柜子内壁上,竟贴着一张新鲜的蕨类叶片,叶片上的露珠还在滚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