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各国也均是如此。
所谓外交,纯粹就是傍上大国,保障自己不挨打,或者在不挨打的基础上能打一打某个不顺眼的家伙。
但是,从没有谁像大黄这般,将“雄霸下”分析得这般鞭辟入里,层次分明。
一步步,一条条,台阶似的逐级向上。
而且,能臣贤士最多也就是着眼于人族,却从未提及鬼物、精怪。
单此一点,便足矣明大黄的眼光、胸怀、格局。
“国相,虽攻城最下。可若其他国家大兵压境,我姜国又当如何?”
大黄道:“杨国缘何低声下气?因姜国兵多将广?甲坚兵利?非也!盖因君上才兼文武,力贯地!”
虽然明知大黄在拍马,但龙阳还是呵呵一笑。
悟道境强者可称万龋
杨国全民皆兵,又能凑出几万人?
而自己一人,就能杀穿杨国,枭其君王首级。
不别的,田氏就是例子。
紫霄门在,齐国君室高枕无忧。
紫霄门灭,齐国君室顷刻灭亡。
这就是悟道境强者的威慑力。
“依国相之见,我姜国亦须组建一修士门派?”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大黄淡淡道:“藏兵于民,全民皆兵!布武下,下无贼!”
短短几十个字,却给龙阳极大的震撼。
姜国便只有万人,可若万人尽皆悟道境强者,试问下,谁敢欺侮?
龙阳瞬间联想到大黄在南郭院中席地论道的场景。
“国相所言,可是人人有权,人人如龙?”
“君上,可愿随我一窥大千世界?”
“哈哈哈!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久违的五更~奉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