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庙、主庙。
炊烟随着晨雾一起消散,阳光伴着饭香一同飘来。
众成员早早地爬起床、走出洞,简单的清洁之后,来到饭堂汇合。
黄二、黄三顺手拿起白馒头。
左手两个右手两个。
拿完了还不走,又弯着腰,朝胡三张嘴。
胡三刚要动手,黄胜男拿起两个馒头,一人一个塞住嘴。
“饿死鬼投胎!没吃过馒头吗?”
完,黄胜男抱歉的看向墙角。
“无意冒犯,罪过罪过。”
五只鬼很认真的点头,“我们确实没吃过馒头。”
然后,一只鬼商量着:“要不,咱们今尝尝馒头吧?”
其他四只鬼表情松动。
实在是饿得撑不下去了。
可是这时候,一只黄鼠狼喃喃道:“今的馒头有点不一样。”
“怎么了?今的馒头没毛发了吗?”
“不是……毛还有,就是有点其他的,不一样的感觉,不上来。”
“我没感觉不一样啊?”
这时候,白家老太太带着四只刺猬领取馒头。
刺猬用爪子比划了一下,“是不是更大了?”
“好像更白了。”
“更软了。”
白四踮起脚尖领了个馒头,咬了一口,含混不清的道:“你们讨论的最好是馒头。”
灰家兄弟领馒头的时候,举一个馒头都吃力。
“对!更大了!更重了!”
“以前我们刚好能搬起一个馒头,现在差点搬不动,肯定变大了。”
胡三胡四对视一眼,“不可能啊,我们做的馒头还是跟以前一样大。怎么会更大、更重呢?”
即将达成一致的鬼又内讧了。
“我觉得新馒头不错,尝尝这个吧。”
“以前的老馒头还没吃过呢,吃老的。”
“新的好!新的更大!”
“老的好!那叫情怀!”
“今老子了算,就吃新的!不想吃就饿着吧!”
“他娘的,老子还就不吃了,看你这嘴脸就来气!老子气饱了!”
胡三胡四去问岳川,后者无奈的摇了摇头。
“咱家的老面团子也有香火了,所以,今的馒头有点不一样。”
和面用的老面,又叫面肥。
面肥又称老酵、酵种,它是含有酵母菌的面头。
环境适宜、食物丰富的话,酵母菌会迅速繁殖。
某种意义上讲,和面时,发酵的过程就是酵母菌繁殖的过程。
从面团这么一丢丢,扩张到整个面团。
现在,土地庙的酵母菌经由大黄之手,扩散到窑厂,又经过窑厂十几个妇人之手,扩散到村子里的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娘家亲戚郑
最重要的,十几个妇人在传播老面时,声称这是土地公赐的宝贝,能用一斤粮食做出五斤饭。
后来逐渐改为三斤饭、两斤饭。
不过妇人们坚称,这是因为心不诚意不灵。
如果坚持拜土地公,别五斤饭,就是十斤饭也能做出来。
穷苦老百姓,最在乎的就是一口吃的。
省吃俭用贯穿一生。
听闻这种能用一斤粮食做出十斤饭的法门,哪能按捺得住。
肯定学啊!
不就是磕几个头嘛!
只要学会这个法门,以后一三遍磕头都没事。
吃惯了蒸饼的人,第一次看到馒头,心中的震惊无法用语言表达。
真的变大了!
至于是不是一斤变十斤,这根本不重要。
只要不是一斤变八两,就是良心神。
没能一斤变两斤,肯定是自己心不诚、意不灵,蒸馒头的过程有问题。
别了,磕头!
有条件的,就去土地庙给土地公磕头。
没条件的,就把家里的面头供起来,一三遍磕头。
恳求这个神仙宝贝灵验起来。
面头这东西可以制作,所以沾亲带故的,端上一碗粮食,就能换回来一块。
几时间就扩散到全村,家家户户都有了一块。
如此一来,老面才是信仰的主角,岳川这个土地公成了充话费送的。
传到后面,人们只知道老面神却不知道土地公。
信徒们把老面请回家,用家里最干净也最好看的盆或碗供起来。
和面的时候把老面请下来,和完面再分出一块端回去,继续供。
蒸出来的馒头,先请老面神尝一尝,请老面神赐福,让自己家一斤粮食能做出三斤饭。
贪心一点的,就祈祷能做五斤饭甚至十斤饭。
得知这事的岳川哭笑不得。
你随便供点什么不好,偏偏要供馒头,你知道这对酵母意味着啥嘛。
别赐福了,不怪你就不错了。
不过岳川笑过之后,心中有些淡淡的悲伤。
华夏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从来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