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逆流韶华 > 第341章 谁还记得那根铜片

第341章 谁还记得那根铜片(1 / 2)

清晨的微光刚刚染上东方的天际,院子里便响起了竹扫帚摩擦地面的沙沙声。

沈星河有条不紊地清扫着昨夜飘落的几片残叶,这简单重复的劳作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从院门外探进头来,是房东老孙头家的孙子,虎头虎脑的,手里攥着个什么东西。

“沈哥!

沈哥!”

孩子献宝似的跑到他跟前,摊开泥乎乎的小手掌,“你看,我昨天在后院挖蚯蚓喂鸡的时候翻出来的,像不像你以前跟我说过的那个‘沈g’?”

沈星河停下扫帚,接过那枚锈迹斑斑的小铜片。

晨光下,铜片上被腐蚀的纹路依稀可辨,正是他当年亲手设计,请工匠打造,缝在军校制服袖口上的定制铜扣。

这铜扣全世界独一无二,一枚刻着“沈”

,另一枚刻着代表他名字缩写的“xh”

,但因为工艺复杂,字母“x”

被简化成了类似“g”

的形状。

后来,在一次任务中,他将刻有“沈”

字的一枚赠予了周小海的妹妹,作为兄妹相认的信物。

没想到时隔多年,这枚残缺的信物,竟会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他手中。

孩子仰着脸,满眼期待地问:“沈哥,这是不是个宝贝?”

沈星河摩挲着铜片冰凉粗糙的表面,那上面残留的泥土,带着这片土地特有的湿润气息。

他摇了摇头,轻声说:“它不是宝物,是个提醒。”

“提醒什么呀?”

孩子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沈星河沉默了片刻,将铜片轻轻放回孩子温暖的手心,然后用自己的手掌包裹住他的小拳头,认真地说道:“提醒你,当别人还记得你的时候,你自己也别忘了要好好活着。”

他心里清楚,这枚铜片的重现,并非什么虚无缥缈的命运牵引。

它不过是遗失在了周家小院的泥土里,而当他自己真正活进了这片土地的日常,活进了街坊四邻的谈笑与琐事之中时,连这些深埋的遗失之物,也会循着生活的脉络,被不经意地翻找出来,重新浮现于日光之下。

上午,“流动火种”

的交接仪式在村口的槐树下举行。

林夏站在人群中央,手里捧着那本厚厚的档案。

今天,轮值的家庭从上周的李婶家,换成了铁匠赵师傅一家。

赵师傅的女儿,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腼腆姑娘,从母亲手里接过那把已经传承了数月的铁夹,小心翼翼地捧在胸前。

铁夹的表面在频繁的使用和擦拭下,已经覆上了一层温润的包浆,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姑娘红着脸,小声对大家说:“我爸说,这火种得‘养’着。

他每天收工回来,都会用这夹子从铁匠炉里夹一块烧透的红煤,放进咱家炉子里封炉。

他说这叫‘养火’,也是在‘养’这把夹子。”

沈建国原本一直默默地站在人群后方,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听到女孩的话,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审视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

他忽然转过身,快步走向墙角的公共工具箱,从里面翻出一把旧得看不出年份的羊角锤和一小块废弃的角铁。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他蹲在地上,就着一块平整的石板,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

火花四溅,声音清脆。

他动作不算熟练,甚至有些笨拙,但异常专注。

不多时,一块歪歪扭扭、酷似那把传承铁夹雏形的小夹子,就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中诞生了。

它粗糙,不甚美观,却神似原型。

沈建国站起身,走到赵师傅那个有些不知所措的儿子面前,将这个还带着敲击余温的小夹子递给他:“拿着。

等轮到你家传给下一家的时候,你得学着自己做个新的,再传下去。”

男孩愣愣地接过,看了看手里粗糙的新夹子,又看了看姐姐手里光滑的旧夹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林夏看着这一幕,悄悄翻开档案,在备注栏里,用炭笔郑重地添上了一句:“传承的本质,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新的制造者,而非旧物的保管员。”

午后,阳光正好。

沈星河沿着村边的小河散步。

河水清澈,缓缓流淌,两岸的柳树垂下万千绿丝。

他不知不觉走到了当初埋藏那个废弃电子读写器的河滩边。

让他意外的是,原本空无一物的沙地上,竟插着一根细长的竹竿。

竹竿顶端,用麻线挂着一个简易的风铃——几片薄薄的铝皮被串在一起,随着河风吹过,出清脆而散漫的轻响。

他好奇地走近,才现每片铝皮上,都用黑色的炭条写着短短的句子。

“今日宜晒衣,风大。”

“午时南风起,河里好钓鱼。”

“镇上鲫鱼价稳,可入。”

原来,这竟是附近常在河边洗菜、摆摊的菜贩

最新小说: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我们[暗恋]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体育及其生存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