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逆流韶华 > 第117章 风暴之前

第117章 风暴之前(1 / 2)

清晨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灌进“蛟龙号”

指挥室,沈星河站在电子沙盘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泛着蓝光的操作台。

墙上挂钟的分针刚划过“9”

,最后一名船员抱着笔记本鱼贯而入时,他闻到了混杂在海风中的咖啡香——那是大副王海特意给值了通宵班的探测组带的,纸杯上还凝着细密的水珠。

“都坐。”

沈星河按下遥控器,全息投影在众人头顶展开。

最前排的老轮机长扶了扶老花镜,浑浊的眼珠突然亮了起来——那是他们用声呐扫描了七昼夜的海底地形,此刻正以淡蓝色光影在空气中流转,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王海揉了揉红的眼尾,制服领口还沾着探测舱的机油渍。

他把平板推到沈星河手边,屏幕上跳动着三维建模的进度条:“凌晨四点刚跑完最后一组算法,模拟了五十年地质演变。

您看这儿——”

他起身用激光笔点向投影里凸起的海脊,“这片大陆架延伸到黄岩岛的角度,和民国二十年《南海诸岛地理志略》的手绘完全吻合。”

人群里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

二副小吴攥着笔记本的手青筋凸起:“这要是公布出去……”

“别急。”

沈星河抬了抬手,投影切换成模糊的水下影像。

画面里,珊瑚礁缝隙间露出半截青灰色石墙,表面刻着模糊的云雷纹。

“这是昨天潜水组拍的。”

他调出对比图,一边是考古所提供的唐宋海船残骸纹样,另一边是石墙局部,“专家说,十有八九是宋元时期的商队避风港遗址。”

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突然咳嗽起来。

这个总爱穿花衬衫的菲律宾海洋学家此刻领口皱成一团,右肩还沾着草屑。

他从帆布包里摸出一本薄册子,封皮印着《谁说南海无人知》,纸张带着新印刷的油墨味:“马尼拉大学的地下印刷厂干的。”

他推了推歪掉的眼镜,喉结动了动,“我凌晨三点才从码头过来,他们……他们把西班牙殖民档案里的航海图全印进去了,连1734年的墨卡托地图都标着‘吕宋海’以东是‘中国礁’。”

指挥室的空调突然出嗡鸣声。

老轮机长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晃了出来:“好小子!

当年我在南海打渔,老船长就说海底有宝贝,敢情是老祖宗留下的凭证!”

沈星河的手指在沙盘边缘轻轻划过。

他想起昨夜张大海跪在金属地板上的样子,想起何振梁在电话里说“舆论要打组合拳”

时的沉稳声调,此刻这些碎片突然在脑海里拼成完整的拼图。

他抬头时,目光扫过王海眼下的乌青,扫过卡洛斯衬衫上没来得及洗掉的草渍,扫过老轮机长颤抖的手背——那些被海风刻下的皱纹里,此刻都燃着同样的光。

“第三组证据在这儿。”

他调出可燃冰探测数据,蓝色曲线在屏幕上起伏如呼吸,“王哥带人测了二十七个点位,气泡上升轨迹和历史水文记录完全重叠。”

他敲了敲桌面,“明天听证会,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这片海的每一粒沙,都刻着中国人的名字。”

舷窗外突然传来喧哗声。

小吴凑近玻璃看了眼,猛地转身:“何老上央视了!”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墙角的电视机。

何振梁坐在演播厅的沙里,藏青色西装熨得笔挺,连袖扣都闪着温润的光。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声音像浸过岁月的青铜:“有人说南海是‘无主之地’,可我们的渔民在这儿打了千年鱼,我们的商船在这儿航了千年路。

海底的沉船、珊瑚礁里的瓷片、甚至每一道潮汐的痕迹,都在说同一句话——这里,有人知,有人守。”

老轮机长突然抹了把脸。

他的粗糙指腹蹭过眼角,带着常年握扳手磨出的茧:“我闺女昨天还说,学校论坛全是骂那些仲裁庭的。”

他吸了吸鼻子,“何老这话说到根儿上了,咱守的不是油气,是老祖宗的脸。”

沈星河望着电视里何振梁的侧影,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三天前在都机场,老人拍着他肩膀说“年轻人要敢把真相晒在太阳下”

时,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渗进来。

此刻屏幕里的何振梁抬眼看向镜头,目光穿过千里海疆,直抵“蛟龙号”

的指挥室,像一道穿透阴云的光。

“散会。”

沈星河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让整间屋子的人同时挺直了背。

他望着船员们鱼贯而出的背影,王海拍了拍卡洛斯的肩,老轮机长把那本《谁说南海无人知》小心揣进怀里,小吴举着手机在拍全息投影——他们的影子被顶灯拉得很长,在地板上交织成一张网,网住的是比油气更珍贵的东西。

夜幕降临时,沈星河独自站在甲板上。

海风掀起他的衣角,远处的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度聚集,像一

最新小说: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绝对权力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箱子里的战锤40K 从宠物店开始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