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1947年(2 / 4)

如在塑胶、橡胶、纺织、手电筒等行业,都是我们重点的扶持对象。”

    众人纷纷点头,这确实是机会。

    这些小企业主虽然今天规模还小,但总会有发展起来的一天,届时必然成为平安银行的忠实合作伙伴。

    再加上在老板的分析中,香港必将取代沪市,成为远东的明珠,他们就更有信心了。

    “地产信托公司的工作进展如何?”

    兼任这方面工作的李鸿生,当即汇报道:“已经全部安排在重建截止目前,建好的工厂和仓库面积为60万平方尺预期在今年底,平安银行拥有的70万平方尺工业占地,将全部完成工厂和仓库建设,为市场提供约160万平方尺工厂和仓库。”

    太狠了!

    这一时期,平安银行投资的工厂建筑,还基本都是三层,仅少量的五层。而160万平方尺的工厂和仓库楼面,属于相当庞大。大概.后世七十年代一年的新厂楼面投入量,差不多是个范畴,那可是全港。

    地产信托,已经成为平安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

    当然,平安银行接下来不会继续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发展地产行业。他们现在发展的地产信托,只是将战前的工业土地,充分运营起来而已。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大厦的租金,也是一笔客观的收入。

    最后,陈光良讲道:“这次从美国调回的资金,除了拿出50万美金用于地产信托的建筑支出外,其余暂时封存在我们银行的保险库,后续等股东到港后,再分红。”

    “好的”

    众人心都颤抖了一下,那可是1050万美金的巨额财富,拿出50万美金给平安地产信托,也还有1000万美金。虽然老板占92.5%股权,但还有7.5%股权在严智多、方椒伯、杜月笙等人手中,其中又以严智多手中的5%最多。

    散会后。

    陈光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在纸上写着一些东西。

    这一次,他从美国调回资产1500万美金,即1050万美金的平安银行资产,以及11.8万两黄金(在美国价值450万美金)。

    大大的缓解香港的资金压力。

    战后,陈光良一共在香港投入800万美金,其中600万美金将陆续用于长江地产的购地、建筑等,另外还有200万美金用于从金银贸易场套现黄金,以及拿出50万美金用于收购‘迫签港币’,最后还有投资150万美金用于航运.相当于需要总投资1000万美金出头,不过其中一些支出可以分批,例如地产和航运。

    这个缺口200万美金,一点问题没有,首先有700万港币的‘迫签港币’在1949年可以提出使用(另外700万入股汇丰银行);其次1945~1949年的租金收益也是不菲,最后是航运也在赚钱。

    那么。

    接下来,便是‘炒黄金’的布局:

    最近一年出头,从香港金银贸易场大概套现4万两黄金(200克一两的成本,一两37.5克);

    而这次从美国运回的11.8万两黄金(31.5克一两),折合香港的建制,就是9.9万两。

    相当于,陈光良个人手中拥有13.9万两的黄金(香港建制)。

    这些黄金在未来,只要金银贸易场的黄金涨到600一两(机会很多很长),他就陆续套现,预计是8500万港币以上的巨额财富。

    另外一方面,此次平安银行分红,他已经通知股东们到港,陈光良也会很快分到925万美金。如何投资,接下来就要看一看

最新小说: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绝对权力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从宠物店开始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潮湿咬痕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