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重回沪市(2 / 5)

事,你也可以和谈!”

    “郭秘书我认识,好,那你留步。”

    待潘昌猷离开后,郭德明说道:“这100万美元确实不贵,就看谁能最快拿出那么多的黄金和美元。”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是这个理,不过他做猪鬃生意的,美元和黄金都应该都很充足。”

    这几年,陈光良在大后方赚的钱,基本也是捐出去和养工人、属下,但在后方的财富,还是增加至150万美金的黄金、美元。

    这150万美金中,有100万是一开始攒的(出售六座商业大厦、租金、来沪前的航运分红、运输队回笼);而后面的50万美金,有一部分是在1942年长江地产出售了部分租赁物业,以及长江地产的租金。

    所以,他是真没有从工厂里将利润拿走,而是全部捐给基金会,以及照顾职工。

    若是他卖掉制糖厂和酒精厂,手里就有250万的美元和黄金、大洋,这些准备带到香港去。

    其它方面:

    出售重庆新丰纺织厂及沪市一厂的地皮,所得资金用于重建沪市新丰二厂;

    重庆维他奶工厂,直接准备搬迁至沪市;

    重庆航运资产,卖掉的资金,用于迁厂和上千名员工及家属的回迁费用;

    重庆平安银行的资金和重庆平安银行大厦,则用于重庆香港和沪市的平安银行

    相比较新安制糖厂、酒精厂的让人垂涎,新丰纺织厂的出售,却遭遇压价。

    由于1942年11月开始,国民政府实行花纱布管制政策,五大纱厂深受束缚,1943年至1945年与1942年比较,虽然锭子设备在增长,但产量却在减少,最后出现大落之势:1945年产纱35433件,1943年产纱56468件,1945年比1943年减产38%。

    五大纱厂生产萎缩可以看出花纱布管制的弊病,实行全面管制后,原棉由花纱布管制局统一收购,再分配与各纱厂使用。

    仅新丰、豫丰、裕华、申新、沙市五厂每月需棉量达38000担而局方收花工作混乱,再加上运输艰难,每月运棉不过11000余担,根本无力解决纱厂用花问题。

    1944年原定收棉85万担,但年底仅收15万担,不及原计划的1/5。

    因原棉供应脱节,花纱布管制局强令各厂从1945年4月份起,按1944年12月全月产量数减产50%。

    沙市厂到年底,连破旧棉花在内仅存500担,剩下4000锭子运转,昼夜仅八小时开机。

    豫丰厂被限产后,渝厂月出棉纱536件,合川厂月出棉纱986件,到9月在又减产50%的情况下,减开单班,纱锭运转时数也减一半。其总经理束云章惊呼:“水厂真是已到生死关头,面临危机了。”

    如今战争结束,各项管控也必然结束,除新丰纺织厂准备出售外,其余四座工厂都打算留在后方。

    但对于纺织业,川蜀本地财阀似乎不感兴趣,或许是担忧四大纺织厂的竞争力问题。

    所以放出要出售‘重庆新丰纺织厂’后,仅豫丰纺织的总经理束云章(宋仔文亲信)前来洽商,而价格仅肯给20万美金,而且是法币结算、分批支付。

    陈光良不是‘缺钱’的主,当即决定拆机器,将所有设备拉到沪市。

    如今航道畅通,无非就是多一些运费而已。

    在9月3日~5日,重庆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而9月3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

  &nbs

最新小说: 官场之临海凭风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朱颜执鼎 缠娇鸾 重生之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