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86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186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1 / 4)

    苏州河的南畔,麦根路(后世的靖安区泰兴路)。

    陈光良和谢蘅窗两人,正在一幅占地二十亩的地皮上视察工作,这里将是‘捷瑞煤球’的工厂。

    这家工厂两人各投资二十万大洋,各占股权50%,专门从事‘煤球’生意。

    之所以建在苏州河的南畔,那是方便煤球运往沪市及周边的各个城市。

    “陈老板,我们现在已经委托其它工厂,生产出第一批1000套‘煤球炉’、‘火剪’,和五十把‘煤球捣’,蜂窝煤球的材料也已经运抵这里。”谢蘅窗用略带激动的语气说道。

    为什么会激动呢?

    自从1926年,刘鸿生邀请几个同业,发起‘中华煤球厂’,采取机器制作与烘干,而且原材料是使用的价格低廉白煤粉屑。一经上市,很快垄断沪市的民用煤球生意。

    因为白煤屑虽然次,但作为燃料,还是完全可以的。而市民自己去购买,费工费时不说,而且还非常繁琐,场地更是成为问题,故现成的煤球市场非常的好。

    待积累相当的财富后,刘鸿生担心竞争对手出现,于是而在去年(1929)成立第二煤球车,专门生产质量更好的黑煤球。不但质量好,而且还改变了外观,便于用户使用,在市场人士拔得头筹。

    但如今。

    ‘蜂窝煤球’的出现,刘鸿生的煤炭厂所有优势都已经荡然无存。

    相比较传统的‘煤球(其实说是煤块)’,蜂窝煤球的优势实在太多,其节约煤炭、干净方便、烟少等特点,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陈光良开口说道:“广告营销的方案,我都已经想好了,我们在报纸上刊登新闻广告,同时又派人进驻各个新式里弄,为大家演示和推销。争取一举战略沪市的‘家用煤’市场!”

    谢蘅窗有些迟疑的说道:“只是市民若是使用我们的煤球,必定要购买我们的煤球炉,这样多一份成本,未必能很快占领市场。其次,我们毕竟没有所谓的‘专利’,若是同行效仿,想必不是太大的问题,无非就是多费一点时间和精力。”

    这么大的工厂,知晓他们的配方大有人在,至于‘煤球炉’、‘火剪’、‘煤球捣’更是一眼明白的原理。

    陈光良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随即说道:“可以将煤球炉和火剪,作为‘试用品’,先给市民使用,先给他们试用三个月。待到期后,我们再卖给他们,届时他们知道蜂窝煤的好处,还不得乖乖付钱给我们!”

    说到底,是他对自己的产品很自信。

    谢蘅窗当即说道:“就如此做,我马上令生产煤球炉的厂家,加快生产速度。”

    煤球炉和火剪、煤球捣,这些都是找人代工的。

    由于数量大,价格自然是十分低廉。

    而且,捷瑞煤球厂还和大家签署了合同,不允许他们私自生产同样的产品。

    “好,那就这个月向市场推出我们的产品,毕竟这样的好东西,应该早一点普及华夏。”

    “不错”

    两人商量一番后,随后来到一间会议室,和管理层们进行见面。

    陈光良也趁机将何向东介绍给大家,何向东将担任‘董事’,作为陈光良的代表。

    随后,陈光良询问道:“我们采购开滦煤矿的煤,是否签署合同?”

    开滦煤矿在唐山,是英商控股的大型煤矿公司,年产量约1千万余吨,产出的煤块为无烟煤,质量很好。

    

最新小说: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箱子里的战锤40K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缠娇鸾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