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再生嫌隙(1 / 1)

夜色沉沉,江都的雨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血腥的气味。

蜀军大营内依旧残留着昨夜的恐慌与哀怨,篝火摇曳,映照出士卒们憔悴的面孔。

因饥饿与惧乱,整个军营如同压抑的火药桶,随时可能再度爆炸。

刘备坐于中军大帐,身披铠甲却无半分威严,双目赤红,额头青筋突显。

他手抚案上的兵符,却久久未一言。

昨夜亲眼所见兄弟相残,他心中痛楚难言,恍惚间甚至怀疑自己背负的仁义大旗是否已摇摇欲坠。

关羽肃立一旁,神情冷峻。

青龙偃月刀横放在他身侧,锋刃仍残留血迹。

他声音沉沉如铁:“大哥,昨夜之事虽残忍,却保全了军纪。

军中虽有怨,但再无人敢造次。

军法不可废,此乃将帅之要。

若再心软,恐怕全军立刻崩溃。”

张飞却大声不服,拍案怒道:“二哥!

军纪固然重要,可这群弟兄是饿急了才乱!

若再如此血杀,军心只会更散!

大哥仁义天下,怎能用铁血与酷法逼人?我张飞看不惯!”

帐内气氛瞬间紧张,关羽眉目一挑,冷声道:“三弟莫非要以妇人之仁治军?战场如炉,若无铁纪,何以御敌?”

张飞怒火中烧,瞪目如铜铃,浑身肌肉绷紧如欲搏虎:“你说我妇人之仁?若无我拼杀守粮仓,昨夜那贼兵早掀营门!

大哥心怀仁义,我张飞自然跟随,可你关羽若要血杀弟兄,我绝不认同!”

刘备听着两弟争执,心中痛苦,几次欲言又止。

终是重重一掌拍案,声音沙哑却充满威严:“够了!

你们皆为我兄弟,切莫互相争执。

军心已危,不容再有分裂。

然此事,二弟所言有理,三弟之情亦不可忽。

玄德既为主帅,当以仁义镇军,以军法立军。

二者皆不可偏废。”

关羽与张飞俱拱手,面色不甘,却不得不沉默。

刘备心绪难安,转而问道:“可曾有人探吴营?昨夜乱局,孙权有无派兵相助?”

探子上前跪答:“启禀主公,昨夜吴军静默无声,未曾出兵。

反有军中将士暗言,吴人高坐观火,有幸灾乐祸之意。”

此言一出,帐中鸦雀无声。

刘备面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紧接着是一种深深的寒意。

他缓缓坐下,喃喃自语:“果真如此么?吴军竟不援……”

关羽沉声道:“大哥,我早言此盟不牢。

吴人心机多疑,岂会真与我并肩?昨夜之事,已昭然若揭。

吾以为,不可再倚仗吴军。

明日便当自起兵锋,转守为攻,以求突围。”

张飞大吼:“攻?粮草已尽,兵卒饥弱,拿什么攻?我看不如趁夜突围,杀出一条生路,总强于坐困待毙!”

二人意见再度分歧,张飞猛拍长案,关羽冷然以对,气氛一触即。

刘备闭眼长叹,眉心深锁。

他既不忍弃吴盟,又不敢贸然破盟,更不能眼看兄弟内耗。

然军心已危,若再拖延,恐怕不战自溃。

他正犹豫之际,忽有亲兵匆匆入帐,献上一封竹简。

刘备拆开一看,竟是吴军将士密函,言语暧昧,暗示吴蜀之盟只为权宜,江东并无真心相助。

刘备面色骤白,手中竹简跌落在地,久久无语。

此函实乃诸葛亮所布暗计。

数日前,他已潜令澜台军密探伪造书信,混入吴军使节之手,再暗中传入蜀营。

目的正是挑拨离间,使刘备彻底绝望于吴蜀联盟。

果不其然,此刻刘备心如坠冰窟,双目失神,唇角微颤。

关羽冷冷一哼:“果如所料。

吴人之心,不可测也。

大哥,若再迟疑,便是自送死路!”

张飞亦怒吼:“大哥!

休与那东吴贼子再议盟誓!

他们要看我蜀军饿死,我偏要杀出血路!”

刘备心乱如麻,望着两弟坚决的眼神,终于重重点头,声音低沉却透出决绝:“好!

既如此,明日拔营而出,不再依仗吴援。

即便血染江都,我玄德亦要拼得一线生机!”

关羽与张飞同时拱手:“谨遵大哥号令!”

帐外风声骤起,夜空压抑如铁幕。

吴蜀之间的信任自此断裂,而刘备未曾察觉,真正的幕后推手正在暗中冷笑。

诸葛亮立于澜台军帐外,抚扇轻摇,目光冷冽如星辰:“离间既成,蜀吴必反目。

主公,只待时机一至,便可各个击破。”

江风呼啸,火光摇曳,蜀军的未来,已在暗潮汹涌中摇摆不定。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大成风华之绝响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蓝钰茗烟 小房东【香朵儿】 炼狱之刃 万兽之国(H) 快穿:好孕宿主美媚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