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荣誉时刻(1 / 2)

寒冬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穹顶在灯光下泛着庄严的光泽。

沈星晚站在休息室的落地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胸前的红色绸带——绸带系着枚金色的奖章,章体是五角星造型,中心镶嵌着“改革开放4o年4o人”

的字样,边缘雕刻着齿轮与稻穗的纹样,冰凉的金属贴着肌肤,却压不住心里翻涌的激动与忐忑。

她穿着件深酒红色的定制西装套裙,是用自家研的第七代可降解羊毛与桑蚕丝混纺制成,挺括中带着柔和的光泽,领口别着枚小巧的缝纫机造型胸针,是创业初期那台蝴蝶牌缝纫机的微缩复刻,背面刻着“1985”

的创业年份,像在无声地见证这场跨越三十年的荣誉。

“沈女士,马上就要入场了,您的家人和老伙计们都在会场前排等着呢。”

工作人员轻轻敲门,她穿着件深蓝色的制服,手里拿着份流程单,语气里满是尊敬,“不过……刚才在会场入口,有几位记者在议论,说‘服装行业选上改革开放先锋,是不是分量太轻了’,还有人翻出您早年摆摊的照片,说‘草根企业家能不能代表改革精神’,您一会儿上台可得多说说您的故事。”

沈星晚的心轻轻一沉。

她知道,在很多人眼里,服装行业是“传统行业”

,比不上科技、金融领域的成就。

可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三十年,她不仅是在做衣服,更是在践行改革的精神——从摆摊卖夹到建立现代化企业,从手工缝制到智能工厂,从国内市场到国际舞台,每一步都踩着时代的脉搏,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改革的勇气。

她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深吸一口气走出休息室。

刚拐过转角,就看到陆战锋带着张叔、王师傅他们走过来。

陆战锋穿着件深灰色的西装,是她去年为他设计的,袖口绣着细小的“暖福”

1ogo,头梳得整齐,眼神里满是骄傲;张叔穿着件熨帖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个旧布包,里面是当年他们一起踩缝纫机时用的顶针;王师傅则穿着件藏蓝色的斜襟布衫,胸前别着枚苏绣制作的小红花,是她特意为今天绣的。

“星晚,别紧张!”

张叔快步走上前,粗糙的手掌拍了拍她的肩膀,“当年咱们在粮仓里熬日子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能走进人民大会堂?你能入选,是咱们服装行业的骄傲,那些记者不懂,咱们自己懂!”

王师傅也跟着点头,手里的绣绷还没放下,上面是刚绣到一半的“改革先锋”

字样:“沈丫头,你一会儿上台,就说说咱们怎么把苏绣带到巴黎,怎么用可降解面料保护环境,让他们知道,做衣服也能做出大格局!”

沈星晚看着老伙计们熟悉的面孔,心里的忐忑渐渐消散。

她想起1985年的春天,她和陆战锋推着板车在集市上卖夹,张叔帮她吆喝,王师傅教她绣夹上的小花;想起1998年金融危机,大家凑钱帮她度过难关;想起2o18年巴黎时装周,老伙计们坐着飞机去给她加油——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始终在一起,这份情谊,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我知道了,谢谢大家。”

沈星晚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一会儿上台,我会把咱们的故事说给所有人听,让他们知道,改革开放不仅有高楼大厦,还有咱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精彩。”

陆战锋走到她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她冰凉的手背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西装面料传过来,像一股暖流注入她的心底:“别担心,我在台下看着你。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在。”

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胡茬轻轻蹭过她的皮肤,带着熟悉的痒意,“你永远是我心里最厉害的人。”

入场的铃声响起,沈星晚跟着其他入选者一起走进会场。

当她穿过人群走向前排时,记者们的镜头纷纷对准她,闪光灯像星星一样点亮了会场。

有位年轻记者忍不住提问:“沈女士,您觉得做服装和改革开放精神有什么关联?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不够‘高端’。”

沈星晚停下脚步,微笑着回答:“服装行业从来不是‘低端行业’。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件件衣服打开了中国的市场,让更多人穿上了新衣服;现在,是一件件融入非遗工艺的服装,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我们用可降解面料推动环保改革,用智能工厂推动产业升级,用海外旗舰店推动文化交流——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精神的体现。”

记者们沉默了,纷纷放下相机,认真地听着。

沈星晚继续往前走,走到前排座位时,沈浩和沈玥已经站起来等着她。

沈浩穿着件黑色的西装,手里拿着个笔记本,眼里满是崇拜:“妈,您太厉害了!

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沈玥则抱着一束向日葵,是她特意从京郊农场摘来的:“妈,这是您最喜欢的花,祝您今天一切顺利!”

沈星晚接过向日葵,闻着淡淡的花香,心

最新小说: 从捡到离家出走的沙优开始重生东京 瑟提瑟提!海贼天敌! 六零女配要改嫁,糙汉军官他急了 太一道果 斗罗之离火 病弱医修抡起了铁拳 野蛮人的猎魔日常 玄幻:我的功法修炼能快进 重来一世,妹妹抢先嫁给了破落户 我是李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