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你们懂什么(1 / 2)

周景春和马凤英,忿忿不平地从李玉兰的病房出来。

准确来说,是被赶出来。

此时两口子,已出了住院部,来到医院。

心里再气愤,也要针对此事,进行商量。

“老周,你觉得,是谁派人来保护她的?”

马凤英问周景春道。

周景春一路都在想这个事,始终没想通。

李玉兰嫁到他们周家,仰仗的是他们周家的势力,说通俗点,就是“高攀”

他们周家。

就算这些年,她在教育局,结识了自己的人脉。

但哪个又敢宁可得罪周家,而去帮助她?

虽然此时,儿子周正国出了事。

但他周景春的势力,可还都在的。

而且这么多年来,儿子周正国仰仗的都是他的势力。

只要他周景春没有倒,周家的势力就不会倒戈。

一个小小的李玉兰,怎么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来?

周景春紧皱眉头,摇了摇头。

“不知道,不管是谁,等我查清楚,都要让他吃不完兜着走,在柳阳市这一亩三分地,就算是现在的市委书记,也得给我面子,敢和我周家作对的人,还没进娘胎呢!

!”

他的眼神里,流露着凶狠和坚毅。

仿佛等他查清真相,要将这背后的始作俑者,碎尸万段一般。

妻子马凤英,也流露出了同样的神色。

“我也会调用我的关系,来尽力查清楚,依我看,是李玉兰这贱狐狸,勾搭了哪个男人吧!”

从这二人,今天面对李玉兰的态度来看,至始至终,周家的人就没看得起过她。

在他们眼里,李玉兰不过是个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择手段高攀他们周家的贱货。

老一辈的人,常把“门当户对”

挂在嘴边,就是这个道理。

要是门户不对称,就像李玉兰这样,即便高攀了权贵,嫁入了官宦家庭,也会被一辈子看不起。

如果是男方高攀了女方的家庭,那会更受气。

“门当户对”

不是“歧视”

,恰恰相反,是无数祖辈,千百年来总结的“教训”

八九十年代,自由恋爱在一些城市里,虽已得到提倡。

但在农村,还多是“父母做主”

即便是城市里,父母安排婚姻的事,也占多数。

再过些年,迎来了“打工潮”

,人口流动大起来。

自由恋爱结婚的事情,越来越多。

可其实,好些小年轻处于热恋时,往往会忽略“门户”

的隔阂。

觉得两人感情好,就能把日子过下去。

这些小年轻,没有多少社会阅历,更没有多少人生经验。

根本就不知道,结婚意味着什么。

以为还像两个人恋爱时那样甜蜜。

至于结婚后,所面临的种种麻烦,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

这就致使好些年轻人,头脑一热结了婚以后,现婚姻生活,完全不是他们想的那样,面对各种问题,根本就没有应对策略。

尤其是一些不顾父母反对,远嫁的女孩,在看清现实后,肠子都悔青了。

反倒是那些听从父母安排,从结婚之初,就考虑现实,看重对方家庭的人,结婚之后,应对这些麻烦和问题,相对要好的多。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

父母安排的婚姻,过不下去的也很多。

自由恋爱,从一穷二白,陪着对方吃苦,白手起家打拼起来的,也大有人在。

但讨论任何事情,只拿个例来看全貌,而不顾全局,都是耍流氓。

要把基数放大,来看整体的比例。

显然,结婚时不考虑现实,靠着一腔热血,不顾父母反对,结了婚的,要远比从一开始就考虑现实,秉承“门当户对”

原则,从对方家庭的经济实力、父母为人等出,来选择的人,过得不好的概率要大。

只因年轻人往往没有认清一点,结婚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这两个家庭,在经济状况、资源、人脉等等方面,如果不对等的话,很快就会形成,一方看不起另一方的情况。

且往往问题,不止局限于表面,会引重重矛盾。

只有被看不起的那一方,忍受得了长期的欺辱、谩骂、字里行间的嘲讽,接受卑微的身份,这种矛盾才会被平衡。

否则,一定是鸡飞狗跳,大概率走向离婚的结局,甚至会引更深的悲剧。

可即便忍受得了欺辱、谩骂、被看不起,接受了卑微的身份,矛盾就没有了嘛?

李玉兰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在周家人的眼里,永远只是一个跪舔周家的势利眼。

尤其是,她当初进周家的手段,那么的卑劣。

这么多年,又一直不受自己丈夫的待见。

最新小说: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雷神大洪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体育及其生存 我们[暗恋]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