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阴寒中蕴藏着一丝诡异的生机,与杨婉清体内那种深入骨髓的阴凝之气有某种相似之处,却又更加极端。
中医治法,素有“寒者热之”的正治,亦有“引火归元”“以寒治寒”的反佐与从治。杨婉清的“渐冻”之症,寻常温阳药物难以穿透层层阴寒,直达病所。若强行以大热之药猛攻,恐怕阴寒未化,她本就脆弱的阳气先被耗散。
陈默的思路愈发清晰——或许可以借鉴“冰魄妖姬”的极寒特性,以其为“引”,如同在坚冰上凿开一个极细的孔洞,将这极致阴寒之力精准导入骨髓深处,瞬间将其深处凝滞的阴寒之气激发到顶点!
物极必反,寒极生热。当阴寒被激发到极致,反而会催生出一丝微弱的、源自本能的“生机真火”。此时,再以经过“石髓”生机强化、并佐以百年野山参等大补元气之药的“归源丹”温和药力,徐徐灌注,如同星火燎原,引导这丝真火温养融化周遭坚冰。
此法兵行险着,对时机的把握、药力的控制、以及施针者自身的内息修为要求都高到了极致。稍有差池,便是寒毒彻底爆发,回天乏术。
陈默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了无数遍,又用那株“冰魄妖姬”的少许花瓣汁液混合其他药材,在自己手臂上做了几次小范围的试验,感受那瞬间的极寒与后续微弱的“生热”反应,确认思路可行,方才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