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他大爷的,华歆在见到超模云气之后,居然敢来问陈曦,这个要不要搞成税?一点点的积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卧槽,陈曦没当场将华歆的狗头打爆,已经是陈曦有修养了,问题是一年四季大多数时候,陈曦遇到的都是这种拟人生物,陈曦能怎么办,过年看点蠢蠢的猴子也挺好。
故而就有了非常离谱的国家代持部分爵位赏赐的操作……
毕竟作为知道军功爵制度死穴的家伙,不可能在国内本土给十级爵位左庶长真搞上7400亩,从一开始就说好了,高级爵位的田亩赏赐会有回扣,故而才有陶同当年十三级爵位只拿到了两千亩的实封。
虽说在陈曦看来两千亩实封也挺离谱的,但对于赖在国内的刘备麾下的老兵来说,其实也挺亏的,毕竟九级爵位持封地文书就可以在南方、北方、中亚等地方圈上他个几平方到上百平方公里,而一平方公里足足1500亩,所以对于很多赖在国内的老兵来说很亏。
而且目前赖在国内的老兵,基本都是刘备麾下,虽说有官职方面的补偿,但人类在吃饱之后,总是会想点别的,要整点别的好处。
然后就有老兵,好吧,关羽的手下王五,求到陈曦这里,说是能不能自己在国内实封了1800亩,剩下的五千多亩给封到国外,他也不求国外分封几倍于国内了,就将那本来的五千多亩整到国外,给他圈上就行。
陈曦当时就问王五,你这怎么想的,你五千多亩封到国外也没什么意义,你也不过去,你封他干嘛?你要真需要封地,你持着封地文书,在国外圈他个一百平方公里,也没有人管啊。
王五表示,其实他也不想出国搞分封,国内这大环境老好了,吃穿用度啥都有,而且生活可太快乐了,再加上要啥都有,他根本不想去外面搞分封,在国内养老就是了,他这个人就喜欢宅家,就喜欢故土,就喜欢在老家装人上人,所以分封这个他就没想过。
然后陈曦就问,既然你不想分封,你为啥要找个地方将那五千亩搞出来?你又不去,你搞那个干什么。
王五表示自己是穷人,上面四个当哥的都饿死了,所以多少有些浪费不好的念头,也就是所谓的,虽说那五千多亩我用不上,但我还是要的。
陈曦表示无语,但也懒得纠缠,表示这个不是什么问题,然后让王五去找刘备,让刘备问一下有多少老兵有这个想法。
然后在国内的老兵都有这个想法——虽说给我在国内实发了这么多,我很爽了,但是一想到有一部分被扣了,需要我出国搞封地才能实发,我就很心痛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请发给我。
不过这个只涉及刘备麾下的老兵,所以陈曦在元凤六年试运行了新的计划,也就是简单粗暴北疆圈地,国家代持方案。
十三级爵位国家给你在国内实发两千亩,那么剩下的六千亩给你发在北疆,国家给你代持,然后根据今年别人租借你田亩的情况,给你发点产出的钱,基本上六千亩,一年能发十二万钱,平均一亩地二十文。
全靠天吃饭,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就这么个产出,你们愿意让国家代持,国家就给你们代持,你们不愿意代持,想要像华晨那样劳心劳肺,亲自去北疆搞青储,然后给别人卖青储料,一年赚个三四十万钱,也行。
然后大多数老兵都选择代持,甚至存在部分老兵四五年时间,光记得领钱,时至今日压根不知道那块理论上属于自己的牧场在什么位置,嗯,这种老兵数量相对比较少,大多数老兵拿到钱之后,还会去看看理论上属于自家,但自家什么都不用管的牧场在啥地方。
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大夫爵、卿爵的老兵,依靠这个方式合理的在大牧场插旗的操作,进一步落实了北疆当地百姓的私产,因为没有比挨着这些人搞界碑更合理的了,毕竟这群人不会在乎本地势力,只会考虑今年吃我家牧场的本地人要给我上缴多少钱。
说是平均一亩地二十文钱,但这可是有上下起伏的。
故而本地人要是真的让这些实质意义上的军爷搞不到钱了,那铁拳真的会砸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