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洛瑞、(埃迪)琼斯、盖伊、(哈基姆)瓦里克和保罗·加索尔组成。
只有三个人是上赛季的首发,另外两个是替补控卫和临退役的老将。
身着黑色球衣的老人队赢下跳球。
盖伊立刻奔向前场,徐凌紧随其后。
接着,哈基姆外线一道挡拆,盖伊贴人墙而走,加索尔传球到位,盖伊转身一记飘逸的跳投命中。
“嘿,六千万先生,阿迪达斯给你那么多钱是不是不包括防守的费用?”
仅仅打进一球,盖伊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喷起了垃圾话。
徐凌没有回应。他在等待。
单论实力,老人队肯定比新人队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就冲他们有全明星球员保罗·加索尔,内线的优势就无限大,但好就好在加索尔人在这,魂没来,虽说上来给盖伊一个助攻展示了下球商,但他未必真会全力打这比赛。
说到底,真正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的,只有徐凌和盖伊。
徐凌刚站定落位,便接到了队友的传球。盖伊立刻如饿虎扑食般张开双臂紧逼上来,试图用压迫式的防守制造压力。
毋庸置疑,他拥有着小前锋梦寐以求的完美天赋——出色的身高、惊人的臂展、强悍的爆发力,再加上一手精准的跳投。球探将他誉为“小麦迪”并非没有理由。但“麦迪”这个标签,某种程度上也像一个隐隐缠绕的诅咒:那些被冠以这一称号的天才球员,大多最终受困于某些精神层面的软肋或防守端的懈怠。
徐凌朝右一个快速的试探步,盖伊过度投入的防守重心顿时被带偏。就在这一刹那,他防守判断上的缺陷暴露无遗。而在他试图调整重心的电光石火之间,那位被他讥讽为“六千万先生”的新秀已经向左横撤一步,起跳出手。
“唰!”
空心入网。
徐凌平稳落地,面无表情地回望了盖伊一眼,用同样平淡却犀利的语气回敬道:“看来耐克付你的代言费,也没指望你能用来防住谁。”
盖伊面色铁青。
“居然上来就单打了。”洛瑞也不知道是在暗示单打的含金量更高,还是在表达不满。“他这么自信吗?”
盖伊当即就上头了,只是说道:“给我球!”
而后就冲上前去。
洛瑞面带无害的微笑,他真不想参与其中,三号秀和八号秀的竞争不是他这种小卡拉米可以插手的。
阵线拉开,盖伊扬手,洛瑞的球便已传来。
对上徐凌,他就像是头捍卫领地的雄狮,亟不可待地爆发出惊人的第一步。
这一步之快,好好把握足可将徐凌过掉。
他的身体素质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他的控球能力,盖伊没有驾驭自身爆发力的控球技术,因此,这一步虽然为他抢占到身位,但根本做不到像样的持续加速从而使自己达到最迅猛的运动状态。
徐凌在德州理工大学的一年进步最显著的并非进攻,而是防守。
鲍勃·奈特从一开始就让他主防对手的箭头人物,并坚持要求每天加练半小时防守滑步。这些日复一日的苦功,铸就了他在疯狂三月中屡次锁死对方核心侧翼的统治级表现。如今踏上NBA的赛场,即便面对盖伊这种在大学赛场难得一见的天赋怪,他依然凭借出色的判断和迅捷的反应死死缠住对方。
在徐凌密不透风的防守下,盖伊勉强起跳出手,自然不中。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