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辉没急着哄王凤仪。
女人就这样,你越上赶着哄,她可能越来劲。
他拿起桌上电话拨通内线:
“送两杯咖啡进来。”
随后拿起那份剧本,坐到王凤仪对面的沙。
离十点开会还有半小时,正好看看剧本打时间。
这份纪录片“剧本”
,严格说只是意向书。
没有具体故事,没有分镜脚本,只有分集计划和拍摄意向,看着倒是简单。
第一集片名《萌芽》。
计划从一位乐观、积极、家庭美满的中年农民视角切入。
镜头将跟随一颗蔬菜,从种子破土到成熟采摘的全过程。
中间穿插田园风光、农民生活,意在展现勤劳与健康。
之后几集大同小异:运输司机、工厂检验员、清洗工、包装工……
视角转回港岛后,是供应链工人、调拨司机、门店店员、最终消费者。
最后一集《桥梁》最有意思,主角赫然写着王凤仪的名字。
内容其实聚焦吉米的工作——从永辉市的构想到与对岸官方交涉,从农场、工厂建设到门店扩张。
最终带出市的经营理念:将健康、便捷、新鲜、平价的生鲜,送入每个港岛家庭的餐桌。
林祖辉没急着写意见,也没开口。
这份“拍摄计划”
本身写得不错。
但纪录片……天然吸引力有限。
播出时段常被安排在深夜、午间或凌晨。
即便此时娱乐匮乏,电视播放总有人看,但既然投入资源去拍,他自然希望吸引更多眼球。
此时摄像技术远逊后世。
虽然能用胶片,但电视分辨率仅48op。
拍得再精美,荧幕上也是一片模糊。
微距、广角镜头实现困难。
未来无人机轻松搞定的航拍,现在得动用直升机或高耸的摇臂。
想靠画面取胜?难如登天!
他正想得出神,对面王凤仪的气似乎消了些。
见他翻完剧本半天不语,只皱着眉头沉思,忍不住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哎!
看也看完了!
说说,这剧本怎么样?这可是我陪着两变的拍摄组,开了三天会才定下的!”
林祖辉回过神,一时也没完善想法:
“方案还行,就是……太平淡了。
拍出来会是部不错的纪录片,但不够抓人。”
“除非能挤进黄金档,看的人或许能多点。”
王凤仪认同他的看法,但早有心理准备:
“纪录片就这样,受众窄。
又不是拍电影电视剧,不吸引人是常态。”
不吸引人?那就加点“料”
!
画面受限、故事平淡?那就靠明星引流!
每集找个大明星融入故事,冲着那张脸,观众也能多点。
还有,轮播出必须抢黄金时段!
林祖辉直接拿过桌上的笔,在剧本末尾空白处写下这两点要求。
他没递回剧本,抬腕看表——离十点只剩五分钟。
他轻推正伸长脖子想看写什么的王凤仪:
“行了,先别研究。
刚想到两点意见,下午我再仔细看看。
该去开会了。”
王凤仪差点忘了自己还在生气,被他这一碰才想起来。
她“哼”
一声站起来,狠狠一甩长,一边朝门外走一边给自己找台阶:
“哼!
我是关心工作进度!
别以为我不生气了!
赶紧开会去!”
林祖辉笑呵呵不争辩。
王凤仪偶尔使点小性子,倒有几分可爱。
他随手抓起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就跟了上去。
“王总好!”
“王总早!”
刚到会议室门口,就听见里面此起彼伏的问候声。
林祖辉停下脚步,等声音渐歇,才推门而入。
“唰啦——”
林祖辉一进门,会议室响起一片椅子摩擦地板的声音。
除了王凤仪,所有人齐刷刷站起来问好。
连华瑞派来参会的一位副总,也笑呵呵起身招呼。
林祖辉不摆架子,一路点头微笑回应。
今天是永辉市年终总结会,除了承包商,各方基本到齐:各分公司负责人、港岛总部各部门高层、股东代表悉数在座。
在主位坐下,林祖辉没急着听汇报,先来了段开场白:
“各位,今天是年终总结。
待会儿汇报肯定有喜有忧,我先说个好消息让大家开心一下!”
他环视全场,“公司今年展势头很好,大家辛苦了,我都看在眼里。
所以,奖励必须有!”
“第一,所有入职满三个月的员工,十二月薪资双薪——管理层同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