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在原来的时空,花旗国可是在瓜岛大获全胜,以阵亡三千多人的代价,让鬼子折损了约两万五千人。
当然,花旗国自身的伤员也超过了五千。
可这个时空,时间线、局势、各方投入的力量都被搅乱了,
结果花旗国愣是在这块硬骨头上崩了牙,丢下一万五千具尸体,灰溜溜地撤了。
“鬼子的伤亡呢?”张元初敲桌子的手指停了下来,抬眼看向杨杰,这才是他关心的重点。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看看小鬼子这“胜利”的代价才有趣。
“情报显示,他们死亡数字接近四万!”杨杰回答道。
“四万啊……”张元初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嘴角勾起一丝没什么温度的笑意,“不过,对他们来说,大概也无所谓了!
小鬼子真正在乎的,恐怕只有瓜岛是否拿下,至于填进去多少人命,大概只会在军部老狗们的算盘上噼啪响几声。”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了窗外,“现在已经三月中旬,远东地区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估计再过几天,北边就看不到雪了。咱们的大戏,也该开场了!”
欧陆战场他管不着,但收拾小鬼子的时机到了!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如今花旗国的工业体系,恐怕已经完全转入战时轨道。
接下来,就该是他们武器装备大规模量产、军队疯狂扩编的时候了。
张元初非常清楚,在原本的时空,花旗国从宣战到工业体系全面转向战时生产,只用了大约半年时间。
就是从那时起,花旗国的陆海空三军开始接收潮水般涌来的新装备和新舰艇。
他们的军队规模也在半年后激增至两百万以上,恐怖的战争潜力彻底爆发。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人比张元初更了解花旗国的战争潜力到底有多可怕。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战火没烧到花旗国本土,所以它才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生产力。
如果本土遭袭,它绝不会有这般力量。
这种说法,对,也不全对。花旗国的确因为本土安全而得以全力生产。
但另一方面,战争潜力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本土是否安全,其根本还在于国家本身的综合实力。
就拿日耳曼国和花旗国比。战争中期,日耳曼国曾与盟军打得难分难解,甚至一度势均力敌。
但随着时间推移,日耳曼国渐渐显出疲态,最精锐的飞行员几乎消耗殆尽。
当盟军的轰炸机开始频繁光顾日耳曼国内的工厂时,其工业能力才真正下滑。
但在那之前,日耳曼本土并未遭受实质性的重创。
说白了,当你有足够的精英飞行员时,敌人很难真正威胁到你的本土核心。
花旗国本土安然无恙,日耳曼国在前期本土也算安全。
最终日耳曼国败了,就败在人才储备跟不上消耗。
归根结底,也是日耳曼国的战争潜力底蕴比不上花旗国。
所以,单纯用“本土未遭攻击”来解释花旗国战争潜力强大,是片面的。
你若有足够的实力和潜力,自然能御敌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