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工艺,尤其是关于船体结构设计与焊接工艺的部分。”
托卡耶维奇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以提供部分技术资料,但需要确保这些资料不会被第三方国家获取。此外,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提供1000兆帕特种钢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
冼老点头表示同意,“这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签订一份保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技术资料的使用范围。”
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俄国红色造船厂将获得1000兆帕特种钢的部分生产技术授权,而函夏方面则将获得部分航母建造的技术资料。
这一合作不仅推动了俄与函夏在材料科学与造船工程领域的技术交流,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