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见那东西实战过。
而电磁脉冲武器,就是其中一种。
这东西最开始亮相,是在一次阅兵仪式中,没有单独的方阵,混在陆军电子作战营里面,一点都不起眼。
要不是单独给了一个镜头,谁也不会想到那东西是电磁脉冲武器。
而从那一次之后,每一次的阅兵仪式里,出现的电磁脉冲武器,看起来好像都是那一辆车,造型一样,颜色大差不差,依旧是混在陆军电子作战营中,不起眼,不冒泡。
外界没有这东西的作战记录,也不知道这东西威力到底如何。
据说这东西对电子产品特攻,是无敌的电子产品杀手,在这款电磁脉冲武器面前,嚣张跋扈的无人机,完全就是一个弟弟。
沉吟片刻,林易抓了一张a4纸,拿着铅笔,在a4纸上,将记忆中的那一台电磁脉冲武器画了下来。
好在他别的不太行,唯独记忆力不错,手上多年拉直尺的手艺,也没有落下。
半个小时不到,记忆中的那款轮式电磁脉冲武器,就跃然纸上。
盯着这东西看了好久,将电磁脉冲武器相关的技术点在脑海中过了两遍,随后,将资料敲进图纸。
终于,整理的资料来到了无人机。
大型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作为一艘合格的导弹驱逐舰,上面必须要有这个东西。
得做两款。
一款全电驱动,一款采用燃油动力。
挂载能力要强,要尽可能多地带炸弹,把那些目标全部炸死,就不用保护队友了。
除了大型固定翼,还需要小型的蜂群无人机……
资料整理到这里,林易又犯了难。
蜂群无人机因为自身体积的原因,无法保证足够的续航,哪怕有高性能电池,那东西也会因为自身的体积,满足不了长距离作战。
得加一个载体。
他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载体而发愁,而是因为有太多的载体可以选择。
蜂群无人机,可以装进导弹里面,让导弹将无人机运到敌方的地盘上,像集束炸弹那样炸开,落下的却不是自由落体的小炸弹,而是可以自由飞翔的小无人机。
想想那个画面就恐怖。
除了导弹,还可以装到无人快艇上。
一艘全封闭的无人快艇在海面上疾驰,在靠近敌方时,无人快艇头顶的盖板突然掀开,十几架,几十架无人机从快艇盖板下面飞出,撞向敌方目标。
更恐怖。
如果把这艘快艇的发动机调整一下,调整成那些搞走私的人的配置,那仅仅是想一下,就得浑身冒汗,忍不住打哆嗦。
当然,这都不算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无人机从水下冒出来。
一艘船好好的走着,突然就有几台无人机从水下面冒出来,直接落到驾驶舱,直接炸了。
这谁受得了?
想来想去,林易把这三个配置都写了上去。
反正这船2万吨,空间多的是,一起装上,大不了到时候减配。
当无人仿生设备这几个字落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