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边的银色密码箱提起放到桌上,打开。
和林易想象的里面有绝密东西不同,透过箱子缝隙,他能清晰无比例看到,箱子里只有一个摄像头。
郝进将摄像头拿起,放到旁边,一边调整,一边对林易说道:
“据我们了解的情报显示,你并没有做什么危害国家的事。”
“相反,你的所作所为,和整体的突破思路不谋而合。”
“这一次过来,只是做个确认。”
“所以你自己想好,待会儿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把这几句话说完,只听见咔哒一声,摄像头红色指示灯亮起,随后镜头开始旋转,镜头转了一圈,指示灯变成绿色,同时镜头也锁定了两人。
郝进重新回到林易对面坐下,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在茶几上摊开,摘下挂在胸口的钢笔:
“第1个问题,你手中的电池材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被引爆?”
“爆速9300,并且需要特定引信定向引爆。”林易回答得非常干脆,几乎就在郝进话语落下的瞬间,就说出了答案。
回答也十分简洁,快速。
因为郝进的话语里,有一句潜台词。
那就是他们已经拿到这个东西,并且尝试进行过引爆。
但应该没有成功,否则他不会这么问。
几乎就在林易话音落下的一瞬间,一声巨大的钢笔划拉笔记本的声音,就从郝进手边响起。
在短暂沉默过后,这个中年人拿着钢笔,在划破的纸张上写下几个字。
随后又抬起头,很认真地问道:“你是在造核弹吗?”
林易沉默两秒,摇摇头:“根据我的了解和计算,引爆原子弹不用那么麻烦。”
“引爆原子弹,只需要特定结构的引信爆炸爆速达到7000就可以。”
郝进不说话,只是一味的记录。
用了几分钟,把林易说的话记录完毕,他再次开口:
“第2个问题,从我们这段时间的访谈来看,在你老师,还有你老师的同事嘴里,你是一个搞研究的天才。”
“并且在学校的时候,你对搞科研实验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甚至我们的人,还找到了你在学校提的打油诗。”
“是什么促使你放弃研究呢?”
“是债务!”这个回答让郝进表情一噎,手下钢笔停顿片刻,还是将这个回答写了上去。
写完,他没有急着询问,而是等了一会儿,看起来就像是在斟酌问题。
过了几秒,他提出了第3个问题:“第3个问题,从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段时间,你似乎是在有意布局海外。”
“这么做的目的是?”
“搞矿,搞东西,国内没这些东西,或者说,量不够。”
“第4个问题,国家需要你站出来的时候,你是否愿意站出来?”
“愿意!”
把最后两个字写下,郝进合上笔记本,又将摄像头收起,重新端起桌上的那杯茶水:
“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