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道:“陛下,臣愿为先锋,率军先行,以震慑高句丽。”
赵云点头:“好,命你率两万骑兵,先行东进,与陈会合,合兵一处,待朕亲征。”
……
赵云亲率十万大军东征,旌旗蔽日,士气高昂,沿途百姓纷纷献粮献马,助军东进。
“陛下英明,辽东必克!”百姓纷纷称颂。
大军行至辽东,与陈到、张辽部汇合,兵力增至十二万,战马数万匹,声势浩大。
高句丽方面,高句丽王得知赵云亲征,大惊失色,急召群臣议事。
“赵云亲征,必欲灭我高句丽。”高句丽王道,“诸位有何良策?”
一谋士道:“陛下,赵云虽强,然其兵力虽众,然需深入山地,我军可据城而守,以逸待劳。”
“然赵云军中有张辽、魏延等猛将,且战马精良,若强攻,恐难抵挡。”另一将领道。
高句丽王沉思良久,道:“我意遣使至赵云军中,假意谢罪,拖延时间,同时命人加固城防,准备迎战。”
谋士道:“陛下圣明。”
……
赵云大军抵达辽东前线,扎下大营,命人修筑工事,准备深入山地。
诸葛亮道:“陛下,高句丽若真欲反,必在城中设伏,我军若贸然攻城,恐遭伏击。”
赵云点头:“朕已有计。”
当夜,赵云召张辽、陈到、魏延等人议事。
“明日之战,我军将佯攻外围小城,诱敌出战,待其疲惫,再以主力强攻王城。”赵云道。
众人领命。
次日清晨,赵云命张辽率军佯攻小城,高句丽军果然出战,双方激战一日,张辽佯败,高句丽军大胜,士气高涨。
赵云命人连夜调集主力,于三更时分,突然强攻王城,高句丽军措手不及,大败,赵云亲自率军深入山地,直扑高句丽王老巢。
……
高句丽军节节败退,高句丽王惊恐万分,急召群臣商议。
“赵云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一将领道,“陛下,不如退守鸭绿江以北,再图后计。”
“不可!”高句丽王怒道,“若退守江北,赵云必围困我军,届时我军无粮无援,必败无疑。”
谋士道:“陛下,不如遣使至赵云军中,求和,献上高句丽图籍,以示归顺,或可保全高句丽。”
高句丽王犹豫不决,最终无奈点头:“好,便命人前往赵云军中求和。”
……
赵云接到高句丽使者,冷冷道:“高句丽王既已归顺,为何又暗中蓄兵,意图反叛?”
使者叩首道:“陛下圣明,高句丽王并无反意,皆是群臣妄议,高句丽王已将主谋处斩,特献上高句丽图籍,以表忠心。”
赵云接过图籍,翻阅片刻,道:“朕念你高句丽王归顺之心,暂且饶恕高句丽,然须献上高句丽军权,由我军接管。”
使者连连称是,退下。
赵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