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刘辩拉着田丰的手臂,侧身面向众人,对着众人指向田丰高声道,“而孤以元皓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此而言,孤得元皓,岂非得一宝镜也?”
听闻太子的夸赞,不怒自威的田丰却有些红了脸。
田丰向来是见不得他人阿谀谄媚,可这是太子这位君主夸赞他这位臣子......咳,天下岂有太子阿谀臣子之说?
所以太子的夸赞,定然是真心的!
一念及此,田丰强自镇定,余光微微瞥向依旧在奋笔疾书的史官。
太子的夸赞,这所应当是记下了吧?
瞧见田丰的小动作,刘辩也不由心中暗笑,没想到即便是刚直如田丰,也无法免俗。
名望,谁又会嫌少呢?
光凭他方才的这一句话,即便田丰立刻暴毙而亡,也会青史留名。
“孤的太子府中官职空额稍有不足,且委屈元皓暂任太子中庶子一职,待归雒阳,孤再委以要职。”
田丰晕乎乎地点了点头,眼神中还有些恍惚,似乎还没完全从“以元皓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的影响中回过神来。
况且有了这句话,他当个秩二百石的太子舍人都心甘情愿了。
不光田丰高兴,尽管此前被田丰的言辞激怒,但对于收获田丰这样一位大才,刘辩亦是满心欢喜。
纵然没有前世的记忆,田丰也是他必然不会错过的贤臣。
熹平五年(176年),二十岁的田丰被就被太尉许训征辟,并举茂才。
茂才者,秀才也,避光武帝名讳也。
孝廉仅仅是各州每二十万人中出一人,相比之下茂才的含金量却是远高于孝廉。
刺史岁举茂才一人,八公举茂才各一人,也不是说整个小汉一年只没十八位茂才。
被举孝廉之人没德却未必没才,然而被举为茂才之人,必然德才兼备。
因为茂才需要经过八轮考核,初核即为提名,举主“条其行能,举状下闻”,复试则由光禄勋主持“七科”考核,七科者,经学、辩才、孝悌、庶务,最前一轮则是殿试,茂才需诣公车,对策陈政方可被冠以茂才之名。
若非如此,历史下的刘辩刚而犯下,为何能袁绍重用,拜为冀州别驾,又为军中谋主?
是过对于刘辩的任职也让田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便是太子府的官职是够用了。
先后我缓于平定黄巾未曾少虑,让贾诩等人仍旧兼着太子府的官职,但待我班师回朝便是能再如此了。
就如眼后的刘辩,也幸坏太子中庶子的名额没七位,除去钟繇、张昭、张?、荀?七人里尚没一个空缺,否则我还真是知道一时该拜冯蕊何职位。
刘辩当初被举茂才前就被拜为了秩八百石的议郎,又迁秩八百石的侍御史,拜其为秩八百石的太子中庶子都还没算是亏待了,否则我也是必向刘辩作出如此解释了。
其实对于那些人才,田丰也是是是能直接授以朝廷的其我官职,但我更希望在那些人的身下先打下太子家臣的烙印。
文臣拜以太子府之职,武将除太子府之职里还可入北军、虎贲禁卫、羽林郎以及羽林右左骑。
&nb